SEP222025

在低利率時代,資金成本下降,許多投資人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借錢買股,用槓桿操作來放大獲利。的確,低利率投資策略在全球都受到關注,但專家提醒:槓桿能放大收益,同樣也會放大風險。要避免財務危機,務必要掌握以下三大原則。
原則一:利息成本與投資報酬率必須有足夠差距
即使是低利率借貸,也不代表投資一定會賺錢。
若股市投資報酬率僅略高於借貸利息,一旦市場震盪,利息壓力可能直接吃掉獲利。專家建議,投資人應確保投資報酬率明顯高於借貸成本,至少高出數個百分點,才具備合理的安全邊際。
原則二:控制槓桿比例,避免過度借貸
槓桿操作風險在於市場下跌時,虧損會被放大,同時還要支付利息。
為降低風險,建議將借貸資金控制在總投資額的三成以內,避免因股價下跌被迫停損或斷頭。記住,槓桿不是增加獲利的保證,而是需要審慎規劃的工具。
原則三:做好資金規劃,保留緊急預備金
借錢投資股市前,務必要先確保生活費與緊急基金充足。
若全數資金都投入股市,一旦市場反轉,投資人可能被迫低價賣出持股來應付生活或還款需求,進一步加大損失。資金規劃與風險管理,比追求短期獲利更為重要。
低利率不等於零風險
低利環境下,借錢投資看似吸引人,但投資市場變化快速,不能抱持「穩賺不賠」的心態。
若能嚴守「利息差距、槓桿比例、資金規劃」三大原則,借錢買股或許能成為一種投資策略;但若忽視風險管理,就可能在低利率時代裡,把機會變成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