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房貸逾放餘額終止十連升 金管會緊盯壞帳

<聰明貸款報導>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2025年6月底,國銀房貸逾期放款(逾放)餘額為86.37億元,較5月減少1.49億元,終止連續十個月上升。不過,房貸逾放比仍維持在0.08%,已連續三個月站穩近三年高點。金融圈指出,6月的下滑主因在於銀行配合半年報作帳,加大轉銷呆帳力道,並非房市基本面好轉所致,未來違約風險仍難言解除。

逾放數據高檔盤旋 違約警報未除

儘管逾期放款餘額略減,但仍連續四個月站上「8」字頭,為近四年同期新高。所謂「逾期放款」,是指貸款人遲繳本息超過三個月的放款金額,顯示部分借款人資金壓力沉重,背後與今年首季房市急凍、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同步發酵有關。

高力國際不動產黃舒衛分析,逾放略減有兩個原因,一是銀行因應6月半年報作帳,積極認列呆帳,二是新屋交屋潮推升房貸餘額,而剛交屋族群通常短期內較不易成為逾放戶。但他也強調,若限貸未鬆綁、轉貸與增貸通道持續收緊,加上階梯式房貸利率逐步調升,整體房貸風險依舊存在。

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也坦言,6月逾放餘額減少與銀行加大呆帳轉銷力道有關,但整體而言,目前逾放比維持穩定水位,各銀行控管風險能力尚稱良好。

房貸增幅放緩 房市量縮成主調

根據金管會與央行資料,截至6月底,國銀房貸總餘額為11兆2,557億元,年增率降至7.33%,不僅連續九個月走低,更創下18個月來新低。央行則公布全體銀行購置住宅貸款餘額達11.31兆元,較上月增加490億元,續創歷史新高,但年增率亦僅7.38%,創下2024年1月以來新低。

官員指出,儘管總體餘額仍持續增加,但交易動能明顯放緩,六都6月買賣移轉棟數年減24%,上半年累計年減幅更高達26.6%,房市量縮趨勢明顯,購屋貸款年增也連九月放緩,顯示市場正進入「溫和調整」期。

建融年增創新低 建商資金調度審慎

供給端方面,象徵建商信心的建築貸款(土建融)6月底餘額為3兆4,405億元,月增108.36億元,然而年增率卻降至2.01%,是2024年8月以來新低,並已連續四個月下滑。

央行指出,自2022年起建融年增率趨勢持續往下,反映出建商資金運用日趨保守,雖不時仍見大型購地案推升單月餘額,但整體仍維持謹慎態度。

有市場人士分析指出,建商對總體經濟與房市前景轉為保守,融資與推案策略調整幅度加大。尤其在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等政策干預下,房市買氣回溫空間有限,供需雙方皆採取觀望態度。

房市仍在修正期 高檔震盪延續

綜合央行與金管會資料,雖然房貸與建融餘額未見劇烈萎縮,但年增率放緩與逾放數據高檔徘徊的現象,顯示房市正處於高檔修正階段,尚未進入硬著陸或崩盤狀態。央行指出,目前市場氛圍仍有熱度,例如部分大型銀行推出2.2%優惠房貸利率,低於市場主流近3%的水準,反映買賣雙方尚未全面退場。

然而,交易量與資金動能均呈緩降,加上經濟前景不確定、限貸政策尚未鬆動,房市未來走向仍需觀察金管會與央行後續政策節奏,以及民眾對利率與總價的接受程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