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鬆綁難改房市走弱趨勢 2026房價恐下修一到兩成

<聰明貸款報導>

行政院日前拍板將「青年安心成家貸款」排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市場視為鬆綁「房貸天條」。然而業界普遍認為,此次政策效應有限,實際資金仍難流入市場,房市短期恐難明顯回溫。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指出,新青安排除管制雖釋出約1,300億元額度,並延長換屋者出售舊屋期限至18個月,但受央行兩度調高存款準備率影響,市場約被抽走3,000億元資金,「水龍頭鬆開一點,但水庫的水都流不進來」,貸款仍難核准。

多家建商坦言,在限貸令與高利率環境下,不論建商土建融或自住客房貸皆不易取得,市場金流壓力持續增加。業界建議央行應檢討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提高高級住宅門檻,並取消土融必須18個月內開工的限制,以減輕財務負擔。

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則預估,2025年第四季至2026年第一季房價將進入明顯修正期,台北可望下修約10%,中南部約15%,預售屋可能下跌兩成。他指出,目前房市處於「價緩跌、量緩增」的盤整階段,高房價與信心疲弱使交易低迷,「若政策只靠小利多撐市,反而易造成誤判」。

李同榮強調,新青安政策雖可短暫刺激買氣,但市場真正復甦仍需賣方讓價出清。他提醒業界,「不是每個地段都會漲,也不是每種產品都抗跌,與其等政策放水,不如面對價格修正的現實」。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對於政府政策的建言

提出建言 不動產公會理監事論述重點
針對換屋族群全面放寬限貸措施 理事長陳勝宏:舊換新被限縮房貸成數問題嚴重,延長到18個月仍不合理,應全面放寬。
針對第七波打房前購買預售屋的貸款限制不溯及既往 理事長陳勝宏:溯及既往會造成買方貸款成數或金額不足,衝擊建商資金週轉。
長虹建設總經理李耀中:第七波管制已造成不少買方簽約時原本財務規劃生變,出現資金缺口,釀成糾紛。
政府對限制高級住宅定義應全面調升 力銘建設董事長郭淑珍:多年未調整門檻,已造成交屋糾紛,應提高高級住宅總價認定標準以減少不必要限制。
針對建商18個月開工限制應適度延長 理事長陳勝宏:建商面臨資金斷鏈,部分建商已陷入財務壓力鍋。
長虹建設總經理李耀中:銷售緩慢、利率上升與交屋排隊潮並存,18個月限期開工已對建商造成極大財務壓力。
鬆綁私法人購置住宅 吉美建設董事長林進輝:現行限制造成外商在台購置員工宿舍或主管居所困擾,為全球少見案例,建議予以鬆綁。
資料來源: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 工商時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