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縮水也不怕 三招避開房貸成數不足風險

<聰明貸款報導>

近來市場傳出房貸核貸縮水、資金排撥緩慢等問題,許多購屋者面臨自備款資金斷鏈,無力如期繳清尾款,最終只能賠付違約金解約,造成民怨四起。專家指出,這波違約潮的核心,多數與購屋者本身財力評估不足有關。

房貸縮水+限貸令雙重夾擊 自備款補不齊「只好解約」

在第七波信用管制與限貸令影響下,銀行房貸審核標準大幅收緊,不僅投資客退場,連部分首購自住族也遭殃。有民眾申請新青安房貸,原以為可順利貸足八成,卻因屬於銀行認定的「B級」或「C級」房貸區域,最終僅核貸七成,需補上百萬元差額,導致交屋失敗、違約解約。

專家提醒,一些代銷業者為了順利成交,口頭承諾房貸可達八成,卻未提醒買方實際房貸成數仍須依個人條件與房屋區位而定,導致民眾預期落差過大,資金安排陷入困境。

專家建議:購屋前先查三件事

寶和建設財務長王董騏表示,銀行在核貸前會綜合考量區域風險與個人財務狀況,B、C級區域本就難貸到高成數,建議購屋者在簽約或交屋前務必先做到三件事:

1.了解購屋區域的房貸成數評級
2.主動提供完整財力資料給多家銀行進行初步評估(不查聯徵亦可)
3.預先準備好一筆「周轉金」以備不時之需
王董騏指出,若是個人條件不佳、貸款不足時,也可尋求家人擔任保證人,有助提升核貸成數與利率條件。

預售買家尤需警覺 裝潢、稅金、家電樣樣都要錢

除自備款外,交屋後仍有裝潢、家具、家電、稅費等額外支出,不容忽視。代書廖國甫提醒民眾可用「6388」口訣來衡量自己的可負擔房價:

●6:負債不超過薪資60%
●38:每貸款100萬元,月付約3800元
●8:貸款金額除以0.8,即為可負擔總價
舉例來說,若月薪3萬元,最多可繳1萬8000元房貸,等於可貸約470萬元,房價則應控制在600萬內。

撥款排隊潮來襲 銀行資金鬆綁恐要等2026下半年

近期也有不少建商反映,銀行因資金緊縮,放款排隊情況明顯延長,有些預售案可能要等到隔年才能完成撥款,延後交屋風險升高。王董騏預估,未來一年內銀行仍會持續控管不動產貸款水位,最快也要到2026年第三季後才可能稍微鬆綁。

買屋前精算財力 避免成為下一個違約案例

當房市熱潮遇上銀根緊縮,購屋者更須謹慎評估自身財務實力,切忌「硬買」、「湊貸」成風。若無充足的備案與資金彈性,一旦貸款縮水或撥款延後,不僅可能痛失愛屋,還得負擔違約代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