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低自備款想買房 專家建議這樣做

<資料來源:今日新聞NOWnews >

高房價時代,低自備款的年輕首購族,買得起房嗎?房市專家建議,可以考慮入手自備款相對低的預售屋,但最好要有穩定收入,且每月買房支出不要高過薪水的3分之1,或者先向親友借款,提高自備款,比較能買到條件較佳的房屋。

最近有網友在moblie01發文,自稱目前在百大企業上班,平均月薪有6-8萬元,但自備款僅30-50萬左右,詢問這樣能否買房,引起熱議。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現在年輕人所得難增加,較難累積財富,若要購屋,大多都像該名網友一樣卡在自備款;如果低自備款要買房,可從預售屋下手,不少建案幾十萬元就可訂一戶預售屋,但前提是要有穩定收入,並且確認是否有能力還款,建議每月的買房支出,盡量控制在月薪的3分之1。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也指出,不少年輕的高薪資族群,存不到什麼自備款,又想買房,確實只能建議從預售屋開始看起,初期負擔較輕,但要記得評估未來2-3年間的收入,能否支付得了後續工程款。

為避免錯估購屋能力而慘遭斷頭,徐佳馨建議,還是將自備款存到起碼100萬元再買房,因為像是契稅、裝潢費用等,都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高昂支出。曾敬德也建議,年輕族群想買房,可以再多存一點錢再進場,提高自備款之後,比較能購得理想的房子。

除此,部分積極想買房的群眾,可能會透過長輩的房屋二胎貸款或增貸來籌措資金,但徐佳馨指出,增貸等於必須同時負擔2筆房貸費用,壓力不小,而二胎則需支付3%以上利息,以及手續費、代書費等成本,消費者申請前必須三思。

財經中心 / 綜合報導


試算看看,聰明貸款有提供 可負擔多少總價房子的計算機

更多內容


房市/房貸30年比20年多1輛汽車利息 專家說這樣較有利

<資料來源:NowNews>

買房是筆龐大支出,多數民眾需向銀行借貸來支付房屋價金,目前以20、30年期的房貸最常見,假設購買1000萬元房屋計算,貸款7成,採年利率1.7%,30年期每月少繳近1萬元相對輕鬆,但利息多約70萬元,堪比一輛國產車的價格。專家建議,手頭不寬裕的買方採30年期較適合,但可秉持「有錢就多還」原則,便可縮短繳款年限、降低總利息金額。

房屋貸款年期的長短,影響的是月繳金額及總繳利息,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舉例說明,總價1000萬元的房屋,若採20年期,每月繳款本息合計3萬4426元;30年期為2萬4836元,比20年期少9590元,所以貸款年限拉長,每月繳款壓力小。

不過年限延長也增加了本金複利計算的時間,郎美囡指出,上述購屋條件的30年期總繳利息共194萬0890元,與20年期126萬2210元相比,多了67萬8680,這金額可以多買一輛車了。

郎美囡建議,30年期適合年紀較輕的買方,繳款時間雖長,但每月負擔較輕,至於年紀較長的族群,不易申請長年期,通常以申貸年齡距離65歲尚有幾年來評估,建議民眾可先至各家銀行的貸款試算進行計算,再選擇最符合自身條件與能力的貸款方案。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認為,現在房市屬自住需求,民眾買房後短時間內不太有換屋需求,若還款能力不錯者,選擇20年期可減少利息支出。但對於收入有限、每月無法負擔太重房貸的人,選擇30年期除月繳較輕鬆外,還可貸到更多金額,因此也適合頭期款不足、需要更多資金的民眾。

「重點是有錢就多還,把30年期當20年期來繳。」曾敬德建議,買房初期手頭較緊的人,雖選30年期減輕壓力,仍可有規劃地多還款,例如存下多餘的錢,或領了年終獎金後就還貸款,只要不提前清償全額,就不會被銀行收取違約金,如此既可輕鬆付房貸,又逐步降低利息總額。

更多內容


三件事情搞不懂 小心變成銀行黑名單

<資料來源:東森財經新聞>

最能展現個人信用的時候就是在借款的時候,不論是房貸、車貸、信貸銀行都會依照個人信用的分數來評估是否可以核發借款。個人的信用分數除了各金融機構自有的系統計算之外,就是與聯合信用徵信中心(聯徵中心)索取個人信用分數。怎麼樣可以增加自己的信用分數,成為銀行願意往來的客戶呢?

一、愈借愈有信用

一般人都會認為自己平常都沒有借過錢,信用一定很好,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若完全不與金融機構借貸往來,對於信用紀錄不僅沒幫助,反而會使評分結果變成「此次暫時無法評分」。不用害怕借貸,但應積極培養良好的還款紀錄,逐步累積個人信用評分。

二、寧繳最低金額也不能延遲

手頭資金再怎麼緊,也一定要讓自己的信用狀況維持在最低標,就算手頭緊無法全額支付銀行卡帳單,也一定要繳最低應繳金額,否則只要出現遲繳、預借現金、超額刷卡,信用評分都可能遭到嚴重扣分。

三、不要頻繁查詢自己的信用

聯徵查詢次數越多,代表越多家金融機構查詢過此人資料,通常金融機構會將其視為對資金有急迫或異常的需求,會被銀行解讀有密集增貸,信用擴張的風險。因此若有需要金融機構往來須留意聯徵次數,以免引響信用狀況。

(封面圖/取自聯徵中心官網)

更多內容


美國突然降息了 台灣房貸利率也會降嗎?

<資料來源:好房網News>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周三宣布降息,更是10年來首次降息,對於國內房市的影響,學者認為,對於目前國內房貸利率應當是不會有立即的影響,而國內房市最大變因還是落在選舉會不會對房市造成邊緣化現象、以及買賣雙方對價格認知差距會不會拉近。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暨產業顧問劉佩真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今年以來其實有20個國家都有降息,也說明全球貨幣政策都屬寬鬆的狀態,這次雖然美國聯準會降息1碼,但由於國內央行先前並未升息,因此她預期台灣跟著美國降息的可能性不高。

至於美國降息會不會最終影響台灣房貸利率,劉佩真認為,由於國內五大主要銀行的房貸利率在1.621%,已經創下6個月新低,美國降息的影響還需要時間觀察。

劉佩真指出,由於美中貿易戰與國內選舉紛擾,加上賣方開價趨硬,致使購屋氛圍轉趨觀望等緣故,下半年房市最大變因還是在明年大選會不會邊緣化房市消息,以及買賣雙方對價格的認知差距是否拉近。

記者羅力元/台北報導

更多內容


這種房最好貸! 平均貸款成數逼近77%

<資料來源:好房網News>

買房時,房貸的利率和成數都是購屋者考量的一大重點,根據最新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平均的核貸成數為70.95%,平均利率1.77%,都優於上一季的狀況。

根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所進行的房貸統計分析,今年第一季一共有34,414件授信,平均利率為1.77%,相較於上一季的平均利率1.80%,利率略微降低,以貸款金額1000萬元,年限20年,採本息平均攤還的模式來看,每年約可省下1,700元的利息

今年第一季統計數據顯示平均貸款利率為1.77%。 而2019年第一季的平均貸款成數為70.95%,相較於上一季的70.38%,也有小幅上升。其中以15至18年屋的貸款成數最高,為76.89%,最低的則是9至12年屋,貸款成數僅有68.42%。

房屋貸款成數因人而異,那該如何貸款貸到高成數呢?除了貸款者本身收入來源是否穩定、信用是否良好外,房屋的狀況也是一個影響因素,如果房屋價格過高、坪數過低,或是周圍有嫌惡設施,都會讓貸款成數變低;反之,如果地段好、鄰近學區,交通便利,自然就能貸到比較高的成數。

編輯唐主桂/整理報導

更多內容


房市/買房或租房? 專家教你簡易評估算法

<資料來源:NOWNews

高房價時代,到底是買房好,還是租屋好?房市專家認為,購屋前需確認買房動機與規劃,才不會後悔,再來可評估「租金房貸比」,月租金占房貸比重如果低於6成,租屋的負擔較低,如果高於6成,等於在替房東繳房貸本金,不妨考慮買房。

不少人認為買房才有安全感,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指出,買房好處在於擁有產權,不擔心房東漲租,並可按需求裝潢,而且每月房貸等於儲蓄,繳清房貸後便無需擔心居住問題。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買房前要先確認動機與人生規劃,如果結婚、換屋等剛性需求者,比較不會因市場變動而後悔,不過買房仍應視個人財務狀況與需求等因素考量。

信義房屋建議民眾可試算區域的「租金房貸比」,意即每月租金占月繳房貸的比重,比重愈高,代表租金支出費用較高或房價相對便宜。舉例說明,假設20坪的住宅,在內湖用租的每月需付2.3萬元,新屋平均房價是1500萬元,以貸款8成、20年、1.7%利率來算,每月需還款約5.9萬元,租金占房貸近4成,因租屋負擔明顯較低。

曾敬德指出,倘若「租金房貸比」高於6成,即逼近房貸償還本金的比例,等於在替房東繳房貸本金,那麼可以考慮,如果將租金預算再往上調高一點,在能力所及範圍內購屋,買屋可能會比租屋還要划算。

另外,徐佳馨提醒租屋族,雖然租屋能以較低費用入住都市精華區,但租屋費用最好不要超過收入的3分之1,以免出現資金缺口,且「每月房租支出,是繳給房東,不等於儲蓄」,平時還是要有儲錢習慣,否則如果年紀大了,沒有存錢又沒有收入的情況下,不論租屋或買房貸款都會相對困難。

更多內容


房貸忘了繳 7/1起別讓銀行占便宜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忘了繳房貸,7月1日後別被銀行超收利息或違約金。金管會25日宣布,若房貸借款人因出國、忘了繳款,出現「非連續違約狀態」,銀行僅能就「當期未繳房貸本金」計算違約金及遲延利率,不得用未償還的總房貸餘額或當月應繳本息來計算。

簡單來說,若貸了500萬元的房貸,進入本息攤還期後,每月可能要繳2萬多一點的本金加利息,但有人因為出國或工作忙,一個月或二個月忘了繳房貸,銀行一般會加收遲延利息及違約金,金管會要求7月1日起,銀行只能用當月應還的2萬元左右本金,去計算遲延利息及違約金,不是用還沒有還的400多萬元或加了應還利息的本息金去算。

若以2萬元本金、年息2%來看,2個月忘了繳房貸,延遲利息67元左右,銀行還可加收10%的違約金即6.7元,即健忘的客戶要多繳74元左右,但銀行若以還沒清償的房貸餘額如400萬元來算違約金,就會高達1,333元,相差會近200倍。

且未償還金額越高者,相差越多,如在大台北地區貸款買2千萬~3千萬元房屋者,可能未還餘額若是1,500萬多元,2個月違約金可能就達5千元,跟用當期應還本金算起來約20多元,相差可能高達250倍之多。

銀行局表示,主要是檢查局在金檢時發現,銀行辦理個人購屋貸款(即房貸)與消費性無擔保貸款時,若借款人發生遲延還本或付息時,各銀行計算遲延利息與違約金的基礎不一致,有銀行用「當期應攤還本息」、也有用「當期應攤還本金(小本金)」,更有用「未還本金餘額(大本金)」計算者,現在就是統一規定,7月1日之後,對於房貸正常戶若延遲還款,一律用小本金算違約金及遲延利息。

若是仍在房貸寬限期的正常戶,忘了繳款,就是用當期應繳利息計算,但若借款人已發生財務困難,無法按月正常還款,銀行行使加速條款後,本金視為全部到期,屆時就是用大本金計算遲延利息及違約金。

但若各銀行有不收違約金或有更優惠借款人的作法,就依更優惠方式進行,若有契約內容或資訊系統要調整者,要在9月底前完成,但對房貸正常戶用小本金計算的部分,則從7月1日開始,不得再出現用大本金計算的情況,否則金管會將開罰。

彭禎伶

更多內容


賀一航逾60歲扛房貸硬撐 專家揭老齡買房風險

<資料來源:三立新聞>

64歲資深藝人賀一航日前大腸癌病逝,演藝圈好友紛紛哀悼不捨,藝人白冰冰更透露,賀一航生前要換房,與建商簽約後才發現沒停車位,想解約建商卻要求賠償,此事一度困擾他,甚至為了家人有更好環境,扛著房貸,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

房市專家、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先前就提醒,台灣的首購年齡創新高,等於未來換屋年齡也會拉高,以40歲中年買房來說,就得要注意工作穩定性與健康,並且得有適度的保險規劃。

至於賀一航是年齡逾60歲換屋,屋比趨勢研究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貸款條件會是一個問題,一般來說,常見的銀行房貸,貸款人的「年齡+申貸年限」要低於75年,且銀行在考量借款人的還款能力,會以「年紀」及「是否有固定收入」作為評估的重點。

陳傑鳴表示,若民眾60歲以上,且為無固定收入的退休族群,是較難爭取到優惠利率,銀行放款條件也會更嚴謹,另外,有些銀行還會要求60歲以上的人須增提家人當保證人;因此60歲以上換屋族,建議多評估房價負擔力及未來還款計劃,降低自己與家人承擔風險。

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更多內容


買房先求有再求好? 3大過時購屋觀你中幾個

<資料來源:ETtoday新聞雲>

華人舊有觀念認為「有土斯有財」,許多人認為買房是最保險的投資理財產品,不過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卻說,2005年台灣歷經房地產多頭,房市結構性產生變化,以往操作法則很難適用現今,不過仍有3種過時的買房理由教人買房,若不審慎評估,恐將淪為扛房貸的螞蟻。

章定煊表示,2005年台灣歷經了房地產多頭,房市的結構性產生變化,以往房地產操作法則很難適用,但還是經常在各種場合聽到過時觀念。

第一、自用住宅為最保值資產

多數人將自用住宅視為一種資產,認為就算現在付貸款很辛苦,但過一陣子苦盡甘來。他解釋,十年前房貸成數低、且房價比低,買預售屋10%頭款都是跟會方式硬湊出來,接下來2~3年時間攤還30%的工程款,最後才輪到60%銀行貸款,所以熬過會錢跟工程款的階段,房貸能輕鬆提前付清銀行貸款,然後用同樣的方法買第2間屋、第3間屋。

對比如今,不只房價大漲,且所得低,也讓所得房價比翻倍,現在所得房價比這麼高,一旦套進去了,解套遙遙無期,就形成螞蟻地獄。

第二、先求有再求好

購屋族資金有限又想買房,最常被勸買市郊或者是蛋白、蛋殼區的房子,秉持著「先求有再求好」,遠離市中心退而求其次買品質差房子,日後再尋求有機會換屋。

他也強調,台灣房價版圖因為捷運路網的形成,發生大規模的重整,形成了一個房價相對穩定的都會圈,如果是路網之外的區域,價格風險也相對提高,上下起伏跟著變大。

如果依照「先求有再求好」邏輯去買了離市中心外圍的區域,價格與路網之內的房價差異越拉越大,導致後來換不了屋。最後他反問,前幾年先求有,在暖暖、淡水、三峽、林口、新莊、青埔………..購屋族,換得進比較靠市中心的新屋嗎?

第三、房貸每月應該控制月所得30%之內

他說明,台灣房地產過去平均7年一循環,購屋族就算高檔被套住,只要耐心等待7年也能解套,所以,房貸支出控制在每月所得30%額度內,隨便買都沒問題沒錯。

自2005年房市轉為大多頭,至今還沒結束,如果房地產週期被拉長,一旦被套牢住的後果不敢想。

章定煊建議,「買不起也別應買」,寧可租到郊外縮減開支,也要維持定期定額理財方式,如果是自願買房也要擠一些錢買消耗型保險,避免發生意外壓垮全家經濟。

記者黃靖惠/綜合報導

更多內容


寬限期延後好嗎?銀行試算給你看

<資料來源:好房網News>

近日金管會以「降低銀行風險」為由,加強審核銀行辦理「寬限期延展」相關程序,就怕投資客利用寬限期延後來炒房。然而寬限期不盡然適合每個人,建議購屋前應準備好自備款,才不需承受「先甘後苦」的財務壓力。第一次募資就成功?祕訣大公開!

寬限期在銀行業者的推廣下,吸引不少首購族進場買房,先前一對夫妻在網路上分享兩人月入6萬買房,1200的房貸讓他們三餐只能吃吐司,房產專家Sway就在臉書上表示,銀行不會提供無限寬限期,意在勸阻民眾買房要仔細評估自身能力。

若寬限期到了卻還是繳不出本金加利息,許多人會考慮延後寬限期,但其實這樣僅是將負擔再往後,壓力更重,不如善用30-40年房屋貸款,或許能減輕每月負擔。星展銀行就提供一則試算,證實30-40年貸款比起20年貸款,可降低60%的月付金。

以銀行貸款本金新台幣1,000萬為例,貸款年利率2%,本息平均攤還。20年房貸,月付金新台幣50,588;30年房貸,月付金新台幣36,962;40年房貸,月付金新台幣30,283。

買房最重要的還是要備好足夠的自備款,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建議,自備款最好到達總價2-3成,以2018年台北市平均房價為2,569萬元,若貸款總價的8成,自備款需準備514萬元,若沒有使用寬限期,每月需還款約10萬元;若使用3年寬限期,前三年每月雖僅付2.8萬元,但後17年每月需還款11.5萬元,若臨時資金無法周轉或突然失業,住家最後恐淪法拍屋收場。

記者段佩宜/綜合報導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