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21日公布五大銀行10月新承做房貸統計,顯示新增房貸金額為551.36億元,較9月增加46億元,連續兩個月小幅成長。然而,受銀行加強風險控管影響,10月房貸利率攀升至2.313%,創下2009年1月以來近17年新高紀錄。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葉盛指出,10月新增房貸金額雖較9月成長,但增幅為20個月來最低水準,反映整體房市交易熱度仍偏低。根據六都地政局數據,10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約1萬6,989棟,月增6%、年減13.5%。由於9月適逢傳統民俗月,基期較低,因此10月交易量小幅回升,帶動房貸金額略增。
房貸利率突破2.3% 風控與新青安比重下降為主因
值得關注的是,10月房貸利率單月上升0.019個百分點至2.313%,改寫近17年新高。葉盛表示,利率上升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銀行加強放貸風險控管,二是新青安房貸承做比重下降,導致整體購屋貸款成本提高。
統計顯示,五大銀行10月承做新青安房貸金額為221億元,較9月減少1億元,占比由9月的43.76%降至40.01%,首度跌破四成。
房市呈盤整格局 價量雙降
葉盛分析,今年以來房市呈現盤整格局,量縮、價微幅下修。根據信義房屋數據,10月大台北地區房價指數為175.67,月減0.79%、年減0.82%。預售屋價格相對持穩,中古屋修正則較為明顯。
此外,10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187%,較9月的2.12%上升0.067個百分點,主要係因週轉金貸款利率上升所致。
週轉金貸款金額為7,467.89億元,月減2,472.5億元,受9月季底效應影響,政府借款及民間大企業借貸均大幅減少。
五大銀行包括台灣銀行、合作金庫、土地銀行、華南銀行及第一銀行。
多數人繳完房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著手辦理抵押權(他項權利)塗銷,象徵「這間房子終於真正屬於自己」。但近年發生不少不動產詐騙事件,例如日本「地面師」集團假冒屋主、偽造文件、騙取房屋所有權,提醒我們:把房子「裸露」在沒有抵押權保障的狀態,也可能讓不法集團更容易下手。
在台灣雖然法律制度較完善,但仍存在風險。繳完房貸後,不急著馬上塗銷,反而可能是更安全的選擇。
為什麼「抵押權不塗銷」反而更安全?
抵押權存在房屋權狀上,就像一層「看得見的防護罩」。任何人想對該不動產申請交易、貸款或設定其他權利,都會看到上頭有銀行抵押。這代表什麼? 詐騙集團不敢輕易動手。
以日本「地面師」案為例,他們會假冒屋主、偽造身分,再把房子賣掉或抵押套現。只要文件看起來完整、房屋無負擔,買方或金融機構就容易被騙。 但
若房屋仍有抵押權存在,詐騙者面臨的難度大增:
1.銀行會介入:須開立同意塗銷證明任何異常申請會被攔下。
2.金流與文件更難偽造:詐騙者無法突破銀行流程。
3.交易方看到抵押也會提高警覺:降低被詐騙成功的機率。
換句話說,抵押權是一種「免費增加的安全門檻」。既然銀行沒有強制要求塗銷,放著不動反而更保險。
常見疑問:既然繳清了,為什麼銀行不會自動塗銷?
原因很簡單:塗銷是屋主的權利,而非義務。
抵押權塗銷需要屋主親自提出申請取得他項權利及同意塗銷證明,銀行沒有理由主動處理。對屋主而言,未塗銷不會影響房屋使用、買賣不動產也能選擇在交易流程中再塗銷即可。
因此,許多資深房仲、代書甚至建議:
「只要沒有立即交易需求,抵押權不用急著塗銷。」
那什麼時候再塗銷比較好?
以下兩種情況較適合再辦理塗銷:
1.準備出售房屋時:交易流程中本來就需要確認權利狀態,可同步完成。
2.準備將房屋再做抵押貸款時:若找新銀行貸款,必須先塗銷舊銀行抵押才能設定新抵押。
除此之外,放著完全不影響生活,也不會多花費成本。
房屋繳完後最重要的安全提醒
●不急著塗銷抵押權,增加安全緩衝。
●保留抵押權不會影響住屋、出租或日常使用。
●若收到陌生人詢問是否出售房屋,務必提高警覺。
●定期申請地籍謄本,確認沒有不明異動。
●避免將不動產權狀、印章交給陌生代辦或不明代書。
在詐騙手法越來越精密的時代,多一道防護就少一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