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找」銀行貸款商品
最新訊息/不動產相關  2025-11-05

<聰明貸款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近日於立法院施政總質詢中表示,「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新青安貸款)將於2026年7月底到期,現行政策確實應予檢討,不會以相同方式延長。未來政府將設定更周延的條件與監管機制,確保政策美意不被誤用,並持續以新的方式支持青年購屋需求。

財政部政務次長阮清華(4)日受訪時指出,新青安房貸屬跨部會房市政策,未來的貸款成數、期限與寬限期等條件,將由財政部會同內政部、央行及金管會等單位通盤檢討,並非由單一部會決定。他強調,政策延續與修正將視市場狀況、房價變化與青年購屋需求而定,不會僅以預算為考量。

阮清華指出,目前新青安貸款最高額度為1,000萬元、最長40年期、寬限期5年,利息由住宅基金及公股銀行共同補貼2碼(約0.5個百分點),對無自用住宅者幫助顯著。至於是否檢討利率、貸款額度或寬限期,將依市場發展進行全面評估。他並透露,目前使用寬限期五年的借款人約占兩成,顯示需求差異大,未來規劃會兼顧彈性與風險控管。

根據財政部統計,近月新青安房貸申請量明顯下滑,今年3月申請戶數達5,400餘戶,至8月降至3,600餘戶,9月再減至3,319戶,動撥金額263.52億元,較8月減少38.23億元,創上路以來新低。阮清華說,部分原因在於銀行放款上限與市場熱度下降,不過隨政策放寬後,動撥數已逐步回升。

在立法院質詢中,民眾黨立委黃珊珊指出,新青安貸款上路後房價已上漲約15.4%,自民進黨執政以來累積漲幅更達33%,並質疑政策排富機制不足,曾查出1,852戶人頭戶、追回補助1.3億元,甚至有年收入超過300萬元或年齡逾50歲者仍享優惠。對此,卓榮泰坦言,當初確實應在年齡與資格設計上有更多考量。

卓榮泰強調,政府推動居住正義不會停步,將在檢討現行方案後,推出更符合青年需求、並兼顧房市穩定的新機制,「我們不要讓國人誤用這個政策的美意。」

新青安貸款自2023年8月上路,由財政部及內政部共同推動,八大公股銀行辦理,針對無自用住宅的青年提供較低利率與寬限優惠,政策補貼期限至2026年7月底。

專家開講/信用貸款  2025-11-04

<聰明貸款>

近期房市熱度回升,不少民眾在看屋時卻聽到房仲提出「頭期款不夠,可以先辦信貸補上」的建議。專家提醒,這種做法看似能讓購屋夢提早實現,但實際上是高風險的財務操作,等於同時背負房貸與信貸兩筆債務,利息壓力與違約風險都明顯增加,應該堅決拒絕。

所謂以信貸湊頭期款,是指購屋者為了補足頭期資金,不透過銀行房貸,而是另外申請個人信貸。由於信貸屬於無擔保貸款,利率往往高於房貸兩倍以上,若同時承擔兩筆貸款,等於用高利息的資金撐起低利息的房貸,長期下來總利息支出會大幅增加。

房貸專家指出,銀行在審核貸款時會合併計算申請人的所有債務,若先辦信貸,負債比提高,後續房貸成數可能被壓低,甚至被拒貸。這種「先信貸、後房貸」的順序,也容易造成交屋資金不足,導致違約或損失訂金。更嚴重的是,一旦市場利率上升或收入減少,雙重貸款負擔將成為壓垮家庭財務的主因。

除了利息與審核問題,專家也提醒,買房除了頭期款,還有稅費、裝修、家具、維修等隱藏支出,以信貸補頭期會讓後續生活資金更吃緊,沒有緩衝空間,一旦突發事件發生,風險極高。

金管會與銀行公會近年多次提醒,購屋貸款應以穩健的自備款來源為原則,不鼓勵透過高利率的信貸或循環信用方式取得頭期資金。銀行端在審核過程中也會查核資金來源,若發現頭期款來自信貸,有可能直接影響房貸核准結果。

房市專家建議,若頭期款仍不足,可考慮延長準備期、與賣方協商分期付款、或尋求家人短期支援,也可利用銀行提供的購屋前「預審」服務,確認可貸金額與負債比,避免事後臨時補資金的風險。

專家強調,房仲的角色應該是協助買賣雙方完成交易,而非設計高風險的資金操作。當遇到仲介建議以信貸補頭期時,消費者務必保持警覺,拒絕不合理建議。購屋是一場長期的財務承諾,理性規劃、量力而為,才是保障自己與家庭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