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找」銀行貸款商品
最新訊息/數據資料  2025-04-25

<資料來源:中央社>

金管會統計,截至3月底,國銀購置住宅放款餘額達新台幣11兆115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9.31%,但逾放金額為82億元、連8個月攀升,逾放比率則維持0.07%。官員表示,房貸餘額和逾放金額都同步增加,目前沒有信用風險。

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止,本國銀行承作購置住宅貸款餘額(含催收款)為11兆1156億元,年增率降至9.31%;國銀承做建築貸款餘額(含催收款)達3兆8462億元,年增率為5.08%。

值得注意的是,3月的購置住宅放款逾放金額衝破80億門檻、達82億元,已連續8個月攀升,但逾放比率仍維持0.07%。

金管會銀行局主秘張嘉魁今天說明,觀察銀行的風險控管能力仍維持穩定,房貸餘額和逾放金額都同步增加,逾放比也維持0.07%,目前沒有信用風險,金管會將持續關注發展。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止,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達15.23兆元,月增約0.26%,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為57.87兆元,月減0.01%。

按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計算,俗稱銀行不動產放款天條,今年3月底銀行不動產放款平均比率為26.31%,較2月增加0.06個百分點。其中,比率在29%以上銀行持續掛零,比率在28%至29%區間的銀行有4家,與2月相比新增1家,比率在27%至28%的銀行共5家、月減1家。

專家開講/理財  2025-04-07

<資料來源:聰明貸款整理>

網路上流傳一則言論:「轉帳備註亂寫會影響信用評分」,甚至還有網友舉例說因為寫了「還賭債」、「毒品錢」這類玩笑話,結果信用評分被拉低,貸款也被拒絕。這類說法雖然聽起來危言聳聽,但卻引起不少民眾恐慌。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金融資訊分享者,我們今天就來拆解這個謠言,告訴大家到底什麼是真的,什麼是網路謠言。

轉帳備註是給收款人看的,非金融機構評分依據

首先要釐清一件事:轉帳備註是由轉帳人自行輸入,用於讓收款人辨識款項來源或用途的欄位,例如「房租」、「吃飯AA」、「生日禮物」等。這個欄位不是銀行或聯徵中心用來計算信用評分的資料來源。

金融機構在評估你的信用時,主要會參考以下資料:

●信用卡繳款紀錄

●貸款還款紀錄

●信用卡額度與使用比率

●是否有聯徵紀錄異常

●其他財務往來紀錄(如遲繳、呆帳等)

轉帳備註?抱歉,根本不在考量範圍內,而且存匯非授信業務,根本不列入聯徵資料庫。

為什麼會有這種謠言?

大多數這類言論,多半是出自於網路玩笑、斷章取義的社群留言,甚至可能是個別銀行行員的誤解或「過度謹慎提醒」。雖然說在公共通訊平台留下不當言論的確不建議,但將轉帳備註跟信用評分直接掛鉤,實在過於誇張。

有些平台為了炒流量,會用「備註寫錯,小心黑名單」、「一句話害你貸款被拒」這種聳動標題吸引點閱,但內容往往缺乏事實根據。

但還是建議別亂寫太過火的內容

雖然我們已經證明備註內容不會直接影響信用評分,但這不代表可以毫無顧忌地亂寫。原因如下:

可能影響收款人感受:例如你備註「贍養費」給朋友,他可能會莫名其妙。

若涉及敏感或違法字眼,可能引起帳戶風控審查:例如涉及毒品、賭博、詐騙等字眼,可能被系統標記為「高風險交易」,進而凍結帳戶或要求說明用途。

開玩笑過頭可能導致誤會或法律責任:如果對方提告「誹謗」或「名譽損害」,就真的不是開玩笑而已。

信用評分怎麼來,備註說了不算

總結一句話:你在轉帳備註欄寫的,不會影響你的信用評分。真正該注意的是如期繳款、良好財務習慣,以及避免過度申請信用查詢。

至於備註欄該怎麼寫?建議還是保持禮貌、中性、清楚就好,不僅讓對方好理解,也避免日後的誤會或風控麻煩。

但也有一種可能,你申貸時的銀行剛好是存匯往來的銀行,若因為存匯曾有風險相關紀錄導致貸款不通過... 當然這種機會微乎其微就是。

別讓網路謠言亂了你的理財判斷,用知識武裝自己,才是最好的財務保護傘!

有其他金融謠言想查證的,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