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底消費旺季到來,各大銀行紛紛推出信貸優惠專案,從低利率、免手續費到快速撥款服務,全面迎戰年終資金需求高峰。
玉山銀行率先鎖定電動車族群,推出專屬貸款方案,符合資格者最高可貸500萬元,採一段式利率2.86%起,總費用年百分率3.13%起,且免提供財力證明。同時,其「e指信貸」方案首期利率僅0.01%,最長可貸7年,開辦費最低2,000元,協助一般消費者彈性運用資金。
王道銀行則以「限時免開辦費」搶攻市場,年滿18歲且年收入達24萬元即可申請,最高貸款額度500萬元,總費用年百分率最低2.25%。台北富邦銀行「富邦信貸」同樣祭出0元手續費與0.01%首期利率優惠,全程線上申辦、貸款最長7年,吸引偏好數位服務的族群。
中國信託銀行的「Online貸」主打高額度與抽獎活動,最高可貸800萬元、總費用年百分率3.30%起,凡於年底前成功撥款,即可參加抽獎,有機會獲得「GoPro HERO13 Black全方位運動攝影機」,結合金融與生活風格行銷。
永豐銀行「數時貸」則主打「快」字訣,最高貸款額度800萬元、總費用年百分率2.43%起,線上申請後最快10分鐘即可完成撥款,手續費限時0元,強調即時資金到位、輕鬆應對急用資金需求。
凱基銀行的「信貸神助攻」方案提供最高1,000萬元額度與最長10年期貸款,限時免開辦費,總費用年百分率3.17%至16.78%,讓客戶可透過長期攤還有效降低每月還款壓力。
迎接11月購物節與年終資金調度潮,台新銀行也推出「信貸限時優惠專案」,自11月1日至11月11日申辦個人信貸可享手續費1,111元優惠,並開放十年期長期貸款方案。台新銀行指出,該方案特別針對房屋修繕、教育支出與創業資金等多元用途設計,協助客戶以更彈性的貸款年限達成理財目標。
此外,台新銀行持續推動數位轉型,其自動化信貸系統結合大數據與AI技術,撥款流程平均縮短84%,並榮獲「臺灣年度最佳新消費性貸款產品」大獎。銀行強調,未來將以「成為客戶安全且高效的智慧夥伴」為願景,打造更便捷安心的數位貸款體驗。
今年年末信貸市場競爭白熱化,各銀行從低利、免費到即時撥款齊發力,搶攻民眾的年底資金需求,消費金融戰火正式點燃。
|
2025年末信貸方案比較表 |
|||||
|---|---|---|---|---|---|
| 銀行 / 方案 | 最高額度 | 利率 / 首期 | 總費用年百分率(APR) | 手續 / 開辦費 | 年限 / 特色 |
| 玉山銀行
電動車專屬貸款 / e指信貸
|
最高可貸 500 萬 | 電動車專案一段式利率:2.86% 起;e指信貸首期 0.01% | 電動車專案 APR:3.13% 起 | e指信貸開辦費最低 NT$2,000;電動車專案→免提供財力證明(符合條件) | e指信貸最長可貸 7 年;電動車專案免財力證明,主打購車族。 |
| 王道銀行(O-Bank) | 最高可貸 500 萬 | — | 總費用年百分率 2.25% 起 | 限時免開辦費(0 元) | 年滿 18 歲且年收入≥24 萬即可申請;主打低門檻與免開辦費。 |
| 台北富邦銀行
「富邦信貸」
|
最高可貸 500 萬 | 首期利率 0.01%;第2期起最低 3.50% | — | 手續費限時 0 元(線上申辦) | 可全程線上申請,貸款最長 7 年,強調數位便利。 |
| 中國信託(CTBC)
Online貸
|
最高可貸 800 萬 | — | 總費用年百分率 3.30% 起 | 手續費 NT$3,000 起 | 即日起至 12 月底完成撥款可參加抽獎(GoPro HERO13);主打高額度與行銷活動。 |
| 永豐銀行(SinoPac)
「數時貸」
|
最高可貸 800 萬 | — | 總費用年百分率 2.43% 起 | 手續費限時 0 元 | 線上申辦:營業時間內最快 1 小時回覆;線上簽約後最快 10 分鐘撥款(主打速度)。 |
| 凱基銀行(KGI)
「信貸神助攻」
|
最高可貸 1,000 萬 | — | 總費用年百分率 3.17% ~ 16.78% | 限時免開辦費 | 貸款最長 10 年(主打長期攤還以降低月付);高額度適合較大資金需求者。 |
| 台新銀行(Taishin)
限時優惠 2025/11/1–11/11
|
視客群與額度而定(方案可申辦十年方案) | — | — | 限時手續費 NT$1,111(活動期間) | 可升級至 10 年期(特定客群);強調延長年限以降低月付、數位自動化撥款(平均縮短 84% 撥款時間)。 |
備註:表格內容依據使用者提供資料整理,實際申辦條件、利率與費用以各家銀行公告或核准結果為準。
近期房市熱度回升,不少民眾在看屋時卻聽到房仲提出「頭期款不夠,可以先辦信貸補上」的建議。專家提醒,這種做法看似能讓購屋夢提早實現,但實際上是高風險的財務操作,等於同時背負房貸與信貸兩筆債務,利息壓力與違約風險都明顯增加,應該堅決拒絕。
所謂以信貸湊頭期款,是指購屋者為了補足頭期資金,不透過銀行房貸,而是另外申請個人信貸。由於信貸屬於無擔保貸款,利率往往高於房貸兩倍以上,若同時承擔兩筆貸款,等於用高利息的資金撐起低利息的房貸,長期下來總利息支出會大幅增加。
房貸專家指出,銀行在審核貸款時會合併計算申請人的所有債務,若先辦信貸,負債比提高,後續房貸成數可能被壓低,甚至被拒貸。這種「先信貸、後房貸」的順序,也容易造成交屋資金不足,導致違約或損失訂金。更嚴重的是,一旦市場利率上升或收入減少,雙重貸款負擔將成為壓垮家庭財務的主因。
除了利息與審核問題,專家也提醒,買房除了頭期款,還有稅費、裝修、家具、維修等隱藏支出,以信貸補頭期會讓後續生活資金更吃緊,沒有緩衝空間,一旦突發事件發生,風險極高。
金管會與銀行公會近年多次提醒,購屋貸款應以穩健的自備款來源為原則,不鼓勵透過高利率的信貸或循環信用方式取得頭期資金。銀行端在審核過程中也會查核資金來源,若發現頭期款來自信貸,有可能直接影響房貸核准結果。
房市專家建議,若頭期款仍不足,可考慮延長準備期、與賣方協商分期付款、或尋求家人短期支援,也可利用銀行提供的購屋前「預審」服務,確認可貸金額與負債比,避免事後臨時補資金的風險。
專家強調,房仲的角色應該是協助買賣雙方完成交易,而非設計高風險的資金操作。當遇到仲介建議以信貸補頭期時,消費者務必保持警覺,拒絕不合理建議。購屋是一場長期的財務承諾,理性規劃、量力而為,才是保障自己與家庭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