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幫孩子買房?最新免稅額活用全攻略

<資料來源:聰明貸款>

在台灣,許多父母對「幫孩子買房成家」仍抱持高度責任感。但問題是:直接買房送給子女會被課重稅嗎?

答案是:可能會,但你也可以合法省下不少稅金!

雖然納稅是國民義務,但透過合法方式善用「贈與免稅額」與「房貸策略」,不僅可以節省贈與稅,還能穩健完成資產傳承與保障。

以下我們用實際案例,帶你認識三種常見做法,幫助你聰明買房給孩子!

最新贈與免稅額:你一定要知道 根據財政部公告每人每年可免稅贈與 244萬元,雙親合計最多 488萬元/年。

這筆免稅額,就是為子女購屋節稅的關鍵工具。

三種常見方式:哪一種最聰明最省稅?

方式一:純現金購屋(最容易被課稅)

案例:柯爸用現金買下一間市價2,000萬元的房子,登記在兒子名下。該房屋的「土地公告現值+房屋評定現值」合計為1,000萬元。

贈與稅是依公告現值課徵:

贈與金額 = 1,000萬 - 244萬免稅額 = 756萬元

贈與稅 = 756萬 × 10% = 75.6萬元

除非柯爸主張這是「借款」並有:

●借貸契約

●還款紀錄

●匯款金流資料

●甚至公證文件

否則國稅局通常會認定為「贈與」並課稅。


建議:這種方式風險高,應有完備借貸證明才可避稅。
 

方式二:貸款購屋 + 附負擔贈與(最實用!)

這種方式又稱「附負擔贈與」,即:父母將含房貸的房產贈與子女,房貸成為子女負擔,可從贈與總額中扣除。

案例:柯爸購買市價2,000萬元的房子,自備款1,220萬元、貸款780萬元。房屋公告現值為1,000萬元,之後將房屋(含房貸)贈與給兒子。

計算如下:

贈與金額 = 1,000萬 - 780萬(房貸) - 244萬(免稅額)

剩餘 = -24萬元,也就是完全免稅!

接下來,柯爸還可以每年贈與現金244萬元幫兒子還房貸,仍不超過免稅額。


建議:這是目前最合法、稅負最輕、操作彈性高的方式。
 

方式三:逐年分批贈與(低稅但較繁瑣)

如果不想一次贈與整間房子,也可以採「分年轉贈」的方式。

案例:柯爸買下公告現值1,000萬元的房子,登記在自己名下,之後每年贈與兒子約200萬元的產權,預計5年內完成100%贈與。

好處是:

每年控制在免稅額內(244萬),完全不需繳贈與稅

缺點是:

每年都需辦理產權移轉、支付過戶費、可能涉及土地增值稅

房價若變動,可能影響贈與評價與稅負計算


建議:若子女尚未急需名下持有房產,或房屋本身未規劃立即出售,可考慮此方式。
 

 

哪種方式適合你?

方式 節稅程度 操作難度 適合對象
純現金購屋 低(易被課稅) 有能力一次付清、但能配合貸款憑證者
附負擔贈與 高(可免稅) 想讓子女持有不動產、又能結合房貸的家庭
逐年贈與 中(免稅但繁瑣) 長期規劃、不急著轉移全部產權者

 

協助子女購屋,記得要聰明規劃 幫助孩子買房不是問題,怎麼買、怎麼登記、怎麼轉移才是關鍵。

無論你選擇哪一種方式,只要:

●善用每年244萬元免稅額

●妥善規劃房貸搭配

●保留金流紀錄與契約證明

你就可以合法避稅、不觸法規、還能保護家庭資產完整性。

現在你知道怎麼開口向富爸爸/富媽媽討房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