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剛出社會的年輕人,總以為「沒有欠錢、收入穩定」就是信用良好,但真相卻讓人大跌眼鏡。銀行其實最不歡迎的,正是這群沒有任何信用紀錄的「信用小白」。
沒有欠錢?不代表你有信用
23歲的小晴,畢業工作一年多,每月穩定領薪3萬5,也規律繳學貸,想辦15~20萬元的小額貸款幫忙支付寵物突如其來的醫藥費,結果接連被兩家銀行拒絕。
她不解地說:「我又沒有欠錢,怎麼還是不借我?」
其實,小晴的情況正是典型的信用小白:
●沒有自己的信用卡(只用父母副卡)
●平時用的是悠遊卡或LinePay之類與銀行無連結的支付方式
●從未和銀行有信用借貸往來
對銀行來說,沒有信用紀錄=沒有風險評估依據,自然難以核貸。
誰是「信用小白」?
「信用小白」並不是貶義詞,而是指在聯徵中心無查詢紀錄,從未使用過任何信用工具的人。這類人可能沒有信用卡、從未貸款、沒有分期付款紀錄,或是所有金融活動都在父母帳戶下完成,導致聯徵資料一片空白。 專家指出,銀行在審核貸款時,會透過內部評分系統綜合評估申請人的還款能力與信用風險。若你沒有跟銀行有過任何信貸往來,就無法產生任何還款紀錄,銀行就無從判斷你是否「會準時還錢」。
想貸款,先養信用
即便你收入穩定,也不是立即就能辦貸款,信用的建立需要一點時間與方法。以下是實用的「信用培養攻略」:
1. 申辦自己的信用卡 使用副卡不會建立你個人的信用,建議從學生卡、無年費卡入門,且記得每期全額繳清,培養良好紀錄。
2. 小額分期也算信用 如信用卡購買手機、筆電、家電等利用分期付款,只要準時繳費,都能納入聯徵資料,成為未來貸款的加分項。
3. 工作滿3~6個月更容易申請 許多銀行會考量申請人任職公司的規模與穩定性,且通常要求工作年資滿三個月~六個月以上,愈久愈穩定。
4. 養成理財好習慣 別當「月光族」!銀行也會觀察你的存款流向與資金調度能力。每月有穩定餘額,避免戶頭歸零,也是一種間接的信用展現。
5. 別只繳信用卡最低應繳金額 最低還款方式雖不違約,但對銀行而言代表「現金流壓力」,反而會拉低信用評分。
養信用要趁早,別等急用才後悔
多數人會在真正有資金需求時才想到要貸款,卻沒想到,信用不是按一下按鈕就有,而是需要時間養成的「金融履歷」。
與其在突發狀況時手忙腳亂,不如從現在開始,建立與銀行的良好互動關係。
你可能不需要馬上借錢,但銀行希望看到你曾經借過,還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