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在房貸利率持續攀升的帶動下,個人信用貸款市場迎來異常活躍的狀況。不少銀行紛紛推出低利信貸方案,企圖分得房貸壓升時的資金需求紅利。
房貸壓力催生「信貸新寵」
根據央行最新統計顯示,八月新承作購屋貸款平均利率已達 2.3 %,而信貸平均利率為 2.68 %。表面上信貸利率仍高於房貸,但房貸利率在過去一年明顯上揚,信貸利率變動幅度較小,整體趨勢有「信貸被低估」之勢。
有銀行內部主管指出,若此態勢持續,未來可能出現「信貸利率低於房貸利率」的異常情況。部分銀行已推出針對優質客戶的信貸專案,其利率甚至下探至 2.38 %起,與房貸利率拉近距離。
銀行祭出誘因 吸引年輕族群與高資產族
為迎接信貸需求,銀行、純網銀陸續推出優惠專案與創新流程。純網銀「將來銀行」近期推出「青春洋溢貸起來」信貸專案,若年收入達 60 萬元,可享一口價利率 2.38 %、最長 8 年期貸款,並減免開辦費。此舉被視為布局年輕市場、塑造未來長期客戶的策略。
同時,傳統銀行也不甘示弱。例如凱基銀行推出「信用貸款減壓轉貸」方案,首期利率 0.01 %起、最高貸款額度可達新台幣 800 萬元,開辦費從 0 元起跳,鼓勵已有債務者整合負債與再貸。 另一方面,各銀行 2025 年度信用貸款優惠利率及條件也被整體比較整理,顯示市場競爭激烈,例如王道銀行信貸專案起利率 2.25 %起,中國信託 Online 貸率則有首期 0.01 %的促銷。
風險警訊:個人還款壓力與銀行信貸曝險
信貸雖然近來成為金融機構積極爭取業務的重點,但高額無擔保貸款潛藏風險。銀行主管表示,如果經濟景氣反轉,借款人無法如期還款,將加劇呆帳風險。部分專家亦警告,借款人若將信貸視為「現金機」頻繁操作,將可能陷入「以債養債」的惡性循環。
此外,有報導指出,房貸與信貸利率出現「黃金交叉」的可能性——即信貸利率跌破房貸利率。這種現象若普遍化,可能打亂傳統貸款結構和風險評估邏輯。
整體銀行信貸策略轉向與市場機會
在大環境上,信貸投放正在向「量價平衡」方向調整。尤其在產業信用貸款與個人消費貸款帶息補貼政策落地後,零售信貸或將迎來成長契機。中國市場也反映類似趨勢,銀行正嘗試促進貸款投放的結構優化,以兼顧收益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