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青年安心成家貸款(新青安)自2023年8月上路以來,兩年間協助近13萬戶無自有住宅家庭購屋,但也因《銀行法》第72條之2的放款比率限制,使銀行擔心觸及上限而放慢撥款進度,引發「房貸荒」。行政院4日拍板通過金管會提出的精進方案,宣布自今年9月1日起,新青安貸款撥款案件將不再計入該比率限制,預計有助提升銀行承作意願,緩解首購族貸款困境。
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出,《銀行法》相關規範原意在控管銀行流動性,但房貸逾放比率長期低於其他授信業務,資產品質穩健,當前銀行流動性亦無虞,因此在兼顧風險管控下,排除新青安貸款可使政策目的更聚焦於協助青年購屋安居。
他強調,銀行在辦理融資貸款時,不得搭售其他金融商品,也不得對民眾有不當或多次勸誘,金管會與財政部須督導各行庫務實落實。除新青安貸款外,凡屬自住、首購,或一屋換一屋的貸款需求,也應優先滿足。
財政部則補充,截至今年7月底,青安與新青安貸款累計已核貸逾47萬戶,金額超過2兆4千億元,其中新青安就占近13萬戶、核貸9,994億元,約七成為40歲以下青年。貸款逾放比僅0.04%,低於整體房貸水準,顯示資產品質良好。
為防止炒房與不當申貸,財政部要求借款人限貸一次並簽署自住切結書,銀行亦須加強查核轉租、人頭戶及涉營業貸款,並已追回逾5,400件不符規定案件,收回利息補貼逾1億元。
市場面上,此次排除規範被視為房市的利多消息,營建類股盤中大漲逾6%。專家分析,調整後可望帶來三大影響:一是重建購屋信心,二是提升公股銀行的承作量能,三是低總價產品將相對受惠。不過,後續仍需關注央行年底是否調整房市管制,以及第三季理監事會議的政策方向。
行政院表示,將持續督導公股銀行依金融主管機關規範辦理,確保新青安政策真正用於首購與自住族群,並促進房市健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