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利率飆破2.3% 創16年半新高

<聰明貸款報導>

中央銀行21日公布最新統計,五大銀行(台銀、合庫、土銀、華銀及一銀)7月新增房貸金額達709.24億元,較上月增加45.46億元,但房貸利率卻續揚至 2.303%,創下2009年1月以來、逾16年半的新高紀錄,逼近2008年12月的前高2.523%。

央行指出,整體新增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205%,較6月上升0.019個百分點,主因是除消費性貸款略降外,其餘貸款利率全面走升。經研處副處長葉盛表示,房貸利率攀高主要受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及銀行自主管理措施影響,銀行放貸更加謹慎,擔心超過不動產授信水位,對個案利率進行調整。

房市買氣轉弱 「量縮、價盤整」格局

央行統計顯示,7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8,856棟,雖月增4.2%,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大減29%。信義房屋大台北房價指數7月小幅年減0.79%,國泰房地產指數第二季也下滑0.25%,顯示市場買氣減弱,房價出現鬆動修正。葉盛直言,「大家對房市已不如過去看好」。

新青安房貸衝高 占比達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新青安房貸需求依舊強勁。7月新青安貸款金額達286億元,占新增房貸比重達 40.28%,創去年7月以來新高。央行強調,這符合政策初衷,將信用資源導向首購及無自用住宅者。

利率是否觸頂 仍難下定論

市場關注在央行「連五凍」政策利率不變下,房貸利率卻持續攀升。葉盛回應,因應管制措施及個案差異,銀行多以調升利率因應,導致新增房貸利率走高,但是否已達高點,目前仍難斷言。

央行重申,選擇性信用管制與銀行法第72條之2規範,目的在避免資金過度集中於不動產放款。由於五大銀行房貸市占約四成,其數據被視為房市景氣「風向球」,最新數據也反映,房市在管制持續發酵下,已進入量縮、價盤整的調整階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