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分行數創近7年低點,5外銀砍65家最多

<資料來源:時報資訊>

數位金融趨勢帶動客戶交易習慣改變,銀行業近年來持續縮編實體分行據點。金管會統計,全體國銀分行家數截至6月底共3403家,較去年底3417家減少14家,已創下2011年以來近7年低點。其中,又以5家外銀近7年來合計大砍65家最多。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上半年共有3家國銀增設4分行,包括王道銀2家、凱基銀及玉山銀各1家。不過,亦有5家國銀共減少18家分行,以元大銀減少9家最多、渣打銀6家居次,澳盛銀、台中銀、永豐銀各1家。

合計全體國銀分行家數截至上半年淨減14家、降至3403家,已創下2011年3359家以來近7年低點。加上花旗銀行下半年規畫裁撤5家分行,顯示全體國銀分行今年不僅難逃連4減命運,連3400家關卡也岌岌可危。

不過,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指出,元大銀因併購大眾銀後需重新調度人力,減少的9家分行是暫停營業,目前包括東台南、新左營2家分行已申請復業,其他據點未來亦有機會陸續復業,因此嚴格說來並不算裁撤。

而據金管會統計,在台設有子行的花旗、匯豐、渣打、澳盛、星展等5家外銀,近7年來合計裁撤65家分行,以渣打減少23家最多,自88家降至65家。花旗若加計下半年裁撤據點則減少16家,自64家降至48家。匯豐減少15家,自45家降至30家。

至於澳盛因將個金及財管業務賣給星展,去年在台分行減少10家,星展則因此增加7家。不過,以兩者過去合計分行最高達56家計算,目前雙方在台總分行數已減少11家,僅剩下45家。

對於外銀大舉裁撤分行,莊琇媛認為,主要由於民眾交易習慣改變、附近銀行據點較多、分行行舍未符合總行要求等,使實體分行價值出現變化。同時,外銀過去合併經營不善的台灣問題金融機構,歷經一段時間後便會調整據點分布。

林資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