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房價壓力下,老公寓正吸引越來越多年輕族群進場。根據金融聯徵中心統計,2025年第一季全台購買屋齡30年以上老公寓的房貸申請人中,超過八成為50歲以下的購屋者,其中以40至50歲族群最為踴躍,占比高達35.7%,且近五年持續增加,年增約2.9個百分點,顯示中壯年成為老公寓買盤的主力。
全台老舊公寓購屋客群年齡分布 |
|||
---|---|---|---|
客群年齡(歲) | 2021Q1 佔比 | 2025Q1 佔比 | 增減百分點 |
20-30 | 12.9% | 14.1% | 1.2 |
30-40 | 31.5% | 31.6% | 0.1 |
40-50 | 32.8% | 35.7% | 2.9 |
50-60 | 16.4% | 13.1% | -3.3 |
60-70 | 5.7% | 5.1% | -0.6 |
70-80 | 0.8% | 0.4% | -0.4 |
資料來源: 財團法人金融聯徵中心/台灣房屋
備註:值為屋齡 30 年以上公寓物件,各年齡層之新增房貸樣本數佔比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隨著房價高漲、新大樓總價動輒破千萬,愈來愈多自住型買家選擇「先買老、再換好」的購屋策略。老公寓雖屋齡高、屋況較舊,但公設比低、實坪高,尤其在台北等都會區,許多年輕人預算有限,只能向這類價格相對親民的老屋靠攏。
除了價格因素,老公寓多位於市中心蛋黃區,擁有成熟生活機能與便捷交通,對於依賴市區機能、工作通勤與社交活動頻繁的年輕族群而言,具高度吸引力。張旭嵐表示,這類物件還具有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潛力,兼具自住與投資雙重價值。
然而,相對於年輕與中年買盤的成長,50歲以上高齡購屋族對老公寓的興趣顯著下滑。統計顯示,50歲以上僅占不到兩成,70歲以上更不到0.5%,且比例逐年下降。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指出,老公寓多無電梯,不利長者居住,再加上這類族群多半擁有資產、購屋預算較高,往往偏好有車位、設施完善的電梯大樓,出現「賣公寓、換大樓」的換屋潮。
此外,貸款規範也是高齡者購屋的阻礙之一。部分銀行設定「年齡+屋齡」不超過75至85年的核貸標準,使得超過50歲的購屋人若購買屋齡30年以上物件,可能因條件不符而遭拒貸,降低進場意願。
針對此趨勢,內政部也計畫推出「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預計2025年第四季上路,針對屋齡逾30年、樓高4至6層且結構安全的集合住宅,提供加裝無障礙設施、外觀修繕等補助,期望改善老宅居住條件,降低高齡者換屋壓力,同時吸引更多青年回流舊社區,進一步改變老公寓的市場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