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國內民生經濟,永豐銀行零售金融處處長吳建毅表示,全台防疫微解封,民眾生活待解壓,永豐銀行為協助有資金需求民眾,即日起,比照勞工紓困貸款專案利率,限額推出優惠年利率1.845%的「永敢貸」金援貸款,手續費0元、貸款年限最長5年,最高額度可貸50萬元,線上申貸只需3步驟,免綁約可隨借隨還,應援奮力為生活打拚的民眾,勇敢挺過非常時期。
今年5月全台疫情急速升溫,政府則在6月中釋出勞工紓困貸款。吳建毅表示,民眾日常生活備受疫情影響,為力挺同樣有資金需求的民眾,即日起至今年12月31日,永豐銀行推出「永敢貸」5億元額度為民眾應援,年利率優惠1.845%,相關優惠條件包括:貸款最高額度50萬元、貸款年限最長5年、免手續費限時優惠,以及免綁約可隨借隨還,為急需資金周轉的民眾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吳建毅表示,永豐銀行為力挺民眾「永敢貸」,方便免出門也能搶得先機申辦,民眾備妥申請文件(身分證與財力證明),可隨時透過「永敢貸」限額金援專案網頁平台線上申辦,上傳文件、快速審核、線上簽約輕鬆3步驟,免排隊、零接觸在家即可快速完成申貸流程,資金輕鬆入袋。詳細內容查詢永豐銀行官方網站或「永敢貸」專案網頁。
康堃皇
央行公布今(2021)年6月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南銀、一銀)新承作房貸金額667.18億元,比5月的659.59億增加7.59億元,6月新增房貸金額創今年單月新高;此外,今年上半年(1~6月)新增房貸金額就達3,415億多元,創歷史同期新高紀錄。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房市熱,一直延續到今年,從財政部推動的「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也可看出端倪。
五大銀行承作房貸比重占國內全體銀行約四成,因此對房市風向有一定指標性,也可反應出房市狀況;6月五大銀行新增房貸金額667.18億元、月增7.59億,央行官員指出,購屋貸款增加與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上升有關,雖然5月下半個月有疫情衝擊,使房仲交易減少,但一些地區仍有交屋潮,加上投資客趕在房地合一2.0上路前獲利轉手,所以房貸金額還是增。
專家說國內這波房市上來,主要以南科、中科、竹科的量較大,工程師因收入高且有實質剛性需求,帶動買氣,也讓投機客、投資客有機可乘。圖/pixabay 雖然雙北市6月移轉棟數呈月減,顯示疫情在雙北較為嚴重;不過央行官員表示,國內部分地區仍有交屋潮,像是台南市買賣移轉棟數年增達七成,南科帶動剛性居住需求,新建案交屋多;且六都6月買賣移轉棟數合計25,027 棟,月增1.1%,年增26.57%,創下今年單月新高。
房市熱也帶動「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的數字,財政部在2010年12月推出「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由台灣銀行等8家公股銀行承貸,財政部統計,至今年7月底止,已協助31萬2,312戶無自有住宅家庭購屋,核貸金額達1兆2,743億多元。
財政部統計指出,青安購屋貸款今年1至6月撥貸戶數及金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7%與22.8%,且今年5、6月得撥貸金額分別是66.4億元、66.5億元,是去年8月以來最高。雖然今年5月中旬國內疫情爆發,民眾看房數降低,也影響到青安購屋貸款的撥貸戶數及金額,但1月至7月整體撥貸戶數及金額,分別比去年同期成長6.15%及9.8%,顯見許多民眾運用青安貸款購屋,且配合利息加碼調減措施,也有效減輕購屋負擔。
青安貸款利率選擇包括一段式機動利率、二段式機動利率及混合式固定利率等3種,一段式機動利率方案目前利率為1.4%;財政部表示,一段式機動利率撥貸戶數及金額截至今年7月底占比都超過6成,可見受到許多民眾肯定與善加利用。
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經濟部辦理的青年創業貸款申請踴躍,考量受疫情影響下,青年創業仍充滿挑戰,為持續提供創業青年資金協助,經濟部青創貸款在國發會支持下將加碼250億元貸款額度 (經濟部貸款額度由 350 億元提高至 600 億元),國發基金並同意分攤利息補貼經費,力挺青年創業,今年12月31日以前向承貸金融機構提出貸款申請且符合利息補 貼規定者,將繼續提供五年利息補貼。
經濟部為協助新創、微創業者打造更便捷的創業融資環境,對於貸款金額 100 萬元以下的新貸案,以從優、從簡、從速三大原則,提供融資優惠措施包括: 前 5 年利息補貼、信保基金最高十成保證、以表格勾選申請方式取代計畫書,於7 日內完成審查,並提供單一窗口諮詢等。自2020年8月1日開辦至2021年7月30日已透過信保基金核保4萬8,522件,融資金額達 402.39 億元。
由於利息補貼預算即將用罄,經濟部原於2021年7月21日修正「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要點」, 限於2021年8月2日以前向承貸金融機構提出貸款申請且符合利息補貼規定者, 可獲利息補貼。經國發會大力支持持續提供創業青年協助,中小企業處將儘速修正「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要點」,追溯自2021年8月3日以後至 2021年12月 31日以前申貸案件均可適用上述利息補貼規定。
目前經濟部青創貸款計有 20 家公民營金融機構配合辦理,依法辦理公司、商業、有限合夥登記或立案未滿五年之事業,且負責人年滿 20~45 歲並於三年內受過政府認可之單位開辦創業輔導相關課程至少20小時或取得2學分證明之創業青年都可申請。
記者劉芳妙
趕救急拚紓困,八大行庫一個半月內紓困2,700億元,且據各大行庫內部從6月初到7月19日的最新統計,土銀、合庫、華銀、台銀為紓困承作量前四大行庫,金額分別為635億元、482億元、306億元和287億元,已超過全體行庫的三分之二。
根據行庫內部統計,全體行庫一個半月內承作了約27,000件紓困申請,其中自辦紓困的件數就接近22,000件;倘以政府公辦加上銀行自辦的受理核准件數合計排名,前四大行庫分別為合庫、台企銀、台銀、一銀,分別為6,156件、4,747件、4,471件、3,815件。
行庫主管指出,經濟部、交通部的紓困案申請的制式規格較多,不見得每個需錢救急的企業戶都能夠符合申請條件,這些全部都流向行庫自辦紓困來申請,相關的紓困統計裡,以舊貸展延為大宗,以個人戶的申請為例,包括房貸本息、卡費、信用貸款本息展延為大宗。
企業戶的相關紓困中,包括觀光、旅館、餐飲業,以及航太業都是大宗,包括許多知名星級大飯店的本息展延紓困案也包括在八大行庫上述紓困統計。
財政部指出,從6月4日至110年7月21日,僅一個半月的時間,財政部旗下八大行庫已受理紓困申請29,263戶、金額2,993億元,核准28,536戶、金額2,663億元,核准比率分別為98%及89%。上述數據可看出,對於申請的紓困案件,八大行庫幾乎可說快100%全部放行。
根據財政部對統計數據的內部分析,2,993億元的金額中,經濟部與交通部的政策紓困貸款金額分別為700億元、260億元,是公股銀行對部會紓困貸款專案承作的最大宗;八大公股銀行的自辦紓困貸款專案裡,共承作個人戶300多億元、企業戶1,400多億元,合計已比部會專案多出逾70%。
另依金管會公告,去年3月截至今年7月19日止,公股銀行辦理各部會企業紓困方案、銀行自辦企業戶、個人戶的累計受理申請戶數31萬1,069戶、金額為3兆2,167億元,核准戶數為30萬7,336戶,金額達3兆1,355億元,公股銀行核准戶數及金額占全體銀行比率分別為67%及84%。
國內疫情嚴峻,政府祭出紓困4.0方案,促使銀行新增貸款金額暴增、利率滑落至歷史新低水準。中央銀行昨(22)日發布6月五大銀行新增放款,包括購屋、資本支出、周轉金與消費性等四大類貸款合計飆上9,377億元,創下一年新高,加權平均利率也跌至1.096%,為歷史最低紀錄。
央行昨日公布台灣、合庫、土地、華南與第一銀行6月新承做放款金額與利率,包括房貸、資本支出、周轉金與消費性等四大類貸款金額全數較5月上升。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指出,五大銀行新增放款裡的資本支出借款,6月增至870億元、月增36億元,主要是土建融及大額企業貸款增加所致。至於周轉金貸款,6月暴增至7,571億元,較5月大增2,164億元,主要是政府發放個人紓困金、孩童家庭防疫補貼及一系列紓困貸款,為籌措財源,政府向銀行申請規模較大的周轉金借款,另外,公民營企業借款增加,也與申請紓困振興貸款有關。
國內疫情轉趨嚴峻,政府祭出紓困4.0方案,促使銀行新增貸款金額暴增、利率滑落至歷史新低水準。中央銀行今(22)日發布6月五大銀行新增放款,包括購屋、資本支出、周轉金與消費性等四大類貸款合計飆上9,377億元,創下一年新高,加權平均利率也跌至1.096%,為歷史最低紀錄。
央行今日公布台灣銀行、合庫銀行、土地銀行、華南銀行與第一銀行6月新承做放款金額與利率,包括房貸、資本支出、周轉金與消費性等四大類貸款金額全數較5月上升。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指出,五大銀行新增放款裡的資本支出借款,6月增至870億元、月增36億元,主要是土建融及大額企業貸款增加所致。
至於周轉金貸款,6月暴增至7,571億元,較5月大增2,164億元,主要是5月下旬國內進入三級警戒,政府發放個人紓困金、孩童家庭防疫補貼及一系列紓困貸款,為籌措財源,政府向銀行申請規模較大的周轉金借款,另外,公民營企業借款增加,也與申請紓困振興貸款有關。
蔡惠美說,因政府借款利率較低,壓低周轉金貸款平均利率水準,6月周轉金貸款利率跌破1%大關至0.987%,單月下挫0.21個百分點。
在消費性貸款部分,6月為268億元,月增185億元,同樣與個人紓困貸款增加有關,因個人紓困貸款利率較為優惠,消費性貸款利率降至1.935%,為一年新低,月減0.162個百分點。
央行統計顯示,五大銀行四大類新增放款,6月加權平均利率陡降至1.096%,跌至歷史新低紀錄,月減0.173個百分點。
對於中央銀行貼放利率按兵不動,6月五大銀行新增貸款利率意外跌至歷史新低,蔡惠美解釋,主要是6月政府因應疫情、緊急推出各項紓困貸款措施,使利率較為優惠的周轉金與消費性貸款大幅增加,進而壓低整體貸款利率所致。
「急救貸2.0」開跑囉!新北市政府重啟「急救貸」利息補貼專案,板信商業銀行也秉持企業回饋社會的理念,響應加碼500萬利息補貼資金,共同協助新北市企業度過難關,歡迎業者多加利用,受理期限至110年12月31日止。
因新冠肺炎疫情,中央發布第三級警戒以來,中小企業營業額嚴重衰退,市府自即日起與板信商業銀行重啟「急救貸」專案,針對申請經濟部營運資金貸款之新北市企業,加碼進行6個月利息補貼1%,今年與去年相比,利息補貼成數整整增加1倍,109年共協助企業取得約新台幣1億3千萬元紓困資金,預估今年可協助新北企業取得逾億元資金。
經發局長何怡明表示,去年已和板信商業銀行合作「急救貸」專案,今年板信商銀董事長張明道仍秉持落實企業回饋社會理念,續提供500萬元進行貸款利息補貼,這也是自疫情爆發以來,板信商銀第二度慷慨解囊,解決企業緊急支應員工薪資及廠房、營業場所或辦公場所租金之資金困境。
台灣面臨前所未有的艱困疫情,民眾遵守最新防疫措施,面對疫情,新北市長侯友宜自5月起即積極發布各項紓困計畫,針對不同行業、租金、稅金、罰單等項目提出補助和減收措施,市府將持續滾動式提供紓困措施,與市民一起打贏這場防疫勝仗。自即日起,企業若有支應員工薪資及廠房、營業場所或辦公場所租金之資金需求,歡迎至各板信商銀窗口詢問辦理,受理期限至110年12月31日止。
王峻昌
第一銀行近年推展「以房養老」貸款表現亮眼,鎖定名下有不動產但無人繼承(單身)、家中有每月生活開銷大需長期照顧的長者(子女負擔大),以及生活無虞想要享受人生(高資產客戶)等3大客群,帶動今年上半年新承作件數成長120%,截至6月底,累計核貸額度逾26億元。鄰居房價表
第一銀行說明,隨著高齡化、少子化社會來臨,面對退休後卻尚未存夠所需資金的問題,第一銀行「安心貸」以房養老貸款提供融資管道,讓銀髮族可以在本身熟悉環境繼續居住,並透過每月撥款取得生活資金,達到「老有所養,老有所終」的安養照顧。舉例來說,65歲的吳女士在台北市有間公寓,向銀行申請以房養老貸款,鑑價為2000萬元,換算下來每月約可以領3萬8千元,最長領到95歲,而且她還是繼續住在這間公寓裡,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安心養老,即房子的所有權還是借款人所有,並不會變銀行的。
第一銀行表示,單身者或是獨居老人很適合辦理以房養老貸款,有些獨居老人並非沒有子女,只是習慣自己住,不願意與小孩同住,增加孩子們的負擔,透過以房養老活絡資產,創造固定的現金流,老人家有尊嚴,子女也減輕負擔。
截至今年6月底,第一銀行以房養老貸款累計撥貸件數達350件,核貸額度逾26億元,借款人平均申貸年齡73歲,年紀最大85歲;擔保品之不動產坐落位置以雙北市為主,占比約7成。
第一銀行提到,長者除藉由「安心貸」取得資金,還能結合「安養信託」進行現金流規劃,約定由信託專戶支付每月基本生活開銷,剩餘資金則可於信託專戶累積,作為未來臨時性醫療或緊急救助金使用,信託款項專款專用於自身照顧,以確保老年生活無虞。
記者蘇瑜玟
行政院去年拍板600億青創貸款,其中經濟部350億,100萬元以下政府補助前5年利息,最高提供100%擔保,預計可以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利息補貼自去年8月1日實施,原訂執行到2023年底,但傳出因額度已滿提早關門,到8月2日結束。經濟部中企處證實此事,信保基金也指出到19日核保已過353.7億元,共4.4萬戶。
600億青創貸款自去年8月1日開始啟動,100億以下小額貸款完全補貼前5年利息,且免計畫書、政府10成擔保,鼓勵青年創業。
該項措施經濟部額度為350億,預估將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預定執行到2023年底,但傳出因額度已滿,利息補貼經費用罄,將提早關門。
中企處今天證實此消息,表示因簡化流程審查快速,申請十分踴躍,目前350億額度已經額滿,將提早到8月2日結束。中企處也公告辦法修正,在去年8月1日到今年8月2日間申請案件且符合規定者,才提供利息補貼。
而對目前核保金額,信保基金表示截至19日已核保353.7億元,總融資金額高達377.4億元,戶數共達4.4萬戶,件數為4.5萬件,分布相當平均。信保基金也表示,平均每件核保融資金額都在100萬上下,平均每件83.02萬元,平均保證成數則高達9.37。
在承貸行方面,戶數及融資金額都以台企銀拔頭籌,核保1.2萬件、融資83.5億元。其次是合庫銀7853件、62.3億元。
記者黃佩君
主計總處近期調查,5 月就業人數較 4 月大減 12.6 萬人,失業率也攀升至 4.11%。根據房仲調查統計,近 5 成民眾因疫情而導致收入減少,當中更有 43% 受訪者正背負貸款而感到壓力,兩項統計結果均顯示疫情嚴重影響民眾生計,勞工生活支出壓力增,其中以信貸及房貸影響最大。
中信房屋最新調查民眾在疫情期間收入的變化及影響,結果發現 49.6% 的受訪者在疫情警戒升級至 3 級之後,收入因而減少。收入減少的程度,以 10% 左右最多,收入減少 20%、30%、50% 的比例也明顯較多。至於在收入減少的狀況下,有哪些還款項目會受到影響,調查顯示以信用貸款及房屋貸款衝擊較大,占比分別為 16% 及 10%。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企業商家疫情期間營收慘澹,部分勞工甚至面臨無薪假或失業,造成薪資收入短缺,直接影響消費性支出與消費性貸款。張漢超說,消費性貸款又以信用貸款及房屋貸款為主,當收入受到衝擊時,可能直接會影響到個人的還款能力。
以 1000 萬元房貸為例,如採年利率 1.31% 並以 20 年貸款期間、無寬限期試算,平均每月至少要還款 4.7 萬元,對一般人而言,負擔已是相當沉重,如不幸生活又陷入困境,最終很可能連房貸都會面臨繳不出的窘境。
張漢超指出,倘若民眾繳付貸款發生困難,首先應主動與承貸機構進行協商溝通,因為銀行是不會自動幫你處理的。通常金融機構可提供展延寬限期、延長還款年限,或以原屋增貸的方式來減輕資金壓力,雖然最終所繳付的總利息會增加,但當前的還款壓力還是能稍稍舒緩,因此千萬別逕自停繳,以免影響個人信用記錄、造成日後與金融機構打交道時的困難。
中信房屋的的此一調查係是過網路進行,共計回收 1006 份有效問卷,調查期間自 6 月 1 日至 6 月 20 日。
記者張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