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即將屆滿一周年,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限貸措施,雖在打擊投機炒作上見效,卻同時重創剛性需求。最新調查顯示,高達87.1%民眾因擔憂「貸不到足額房貸」而不敢購屋,即便行政院日前拍板新青安貸款排除於《銀行法》第72-2條限制之外,仍有58.3%民眾對政策「沒有信心」,甚至67.1%直言政府打房方向錯誤。
房市交易急凍 民怨升高
富比士網路科技公司指出,自去年9月至今年8月底,六都買賣移轉量僅約22萬棟,較管制前同期的27.7萬棟大幅下滑,全年全台移轉量恐跌破28萬棟,創下2019年以來新低。面對資金斷鏈,部分已購屋民眾被迫四處籌錢:34%選擇多問銀行、29.2%向親友借貸,甚至有7.5%打算以高利率信用貸款補缺口,另有1.7%考慮向地下錢莊借款,潛藏金融風險令人憂心。
政策鬆綁 難改市場觀望
雖然行政院與央行近期陸續釋出鬆綁訊號,包括:新青安貸款排除集中度管制、換屋期限延長至18個月、台灣銀行放寬房貸收支比審核等,但房市信心仍未恢復。住商不動產發言人徐佳馨直言,現階段「最大問題不是價格,而是貸不到款」,因此買氣依舊低迷。
各地房價已出現修正,台中市東區第二季跌幅達12.2%,南區與潭子區也分別下跌逾一成;新北鶯歌區、台南麻豆區跌幅亦逼近10%。專家建議,若有購屋需求,現階段可優先考慮成屋,因議價空間較大,預售案則風險偏高。
產業憂連鎖效應 專家籲適度鬆綁
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楊玉全指出,換屋族本質上是自住需求,若房貸成數限縮不解,恐進一步拖累產業鏈及就業市場。他呼籲應比照首購族,放寬第二戶貸款成數,或至少將協處期限延長至三年以上,讓換屋族有喘息空間。
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也強調,目前第二戶限貸問題衝擊最嚴重,許多屋齡老舊的家庭欲換屋卻受阻,政策必須優先調整。
市場仍待央行下一步
房產智庫認為,第三季央行理監事會議將是關鍵,市場期待央行能進一步放寬第二戶貸款成數,或透過調降存款準備率來「開大水龍頭」。信義房屋企研室曾敬德則指出,央行仍希望房市「軟著陸」,在維持防炒房立場的同時,仍有空間動態檢討。
房市專家莊孟翰提醒,若景氣不佳,2至3年內房價恐下跌兩成,建議政府視情況鬆綁限貸至少一成;對購屋族則建議「再等等」,待價格回檔再進場。
限貸令滿周年,市場普遍認為房市已進入關鍵轉折點。部分業者樂觀解讀「最壞的時期已過」,但民調數據仍顯示社會對政策高度不滿。如何在防堵投機與保障剛性需求間取得平衡,將是政府與央行接下來必須面對的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