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限縮壓力加劇 年收不到60萬族群申貸連4季下滑

<聰明貸款報導>

近期房貸申貸困難的聲音頻傳,不少民眾在網路抱怨「貸不到」、「條件差」,雖然政府已透過政策鬆綁新青安房貸,但實際市場狀況仍令中低收入族群感到挫敗。

根據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統計金融聯徵中心最新數據,今年第2季全國年收入低於60萬元的購屋族,房貸申請件數僅6,240件,較第1季下滑22%,與去年同期相比更大減56%,連續四季呈現衰退。總監陳傑鳴指出,銀行限貸對財力不足的購屋者衝擊最大,許多民眾乾脆選擇「貸不到、不買了」,市場買氣逐漸降溫。

事實上,自2023年8月政府推出新青安政策後,首購族一度受惠於貸款額度提高至1,000萬元、年限延長至40年、寬限期5年及利息補貼等措施,部分緩解了自備款與月付壓力。不過,隨著銀行不動產放款逼近法定上限,金融機構開始縮手,市場陸續出現「挑客戶」、「保守估價」的情況,即便是新青安申貸者,也難逃被刁難甚至被拒的命運。

對於年收入不高的族群,買房已面臨三大難題:房屋估價偏低導致自備款增加、收支比過低銀行不願放貸、以及貸款條件惡化且等待時間拉長,進而讓購屋意願快速下滑。雖然行政院已宣布自9月1日起,新青安房貸不再納入《銀行法》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管制,但「高房價」、「銀行審核嚴格」與「房市反轉疑慮」仍是影響買氣的變數。

網路上更出現關於「40年房貸可行性」的熱議。有網友以台北市兩房含車位總價動輒1,300萬元為例,試算若貸款8成、30年期、利率2.5%,每月本息加上管理費將近4.5萬元;若延長至40年,雖能降低月付,但被批評只是「治標不治本」,甚至有人諷刺「會不會出現100年貸款,貸貸相傳?」專家則提醒,40年房貸過去確實存在,但因限貸收緊及利率偏高,目前市場已難見蹤跡。

另外,隨著iPhone 17系列上市,也有民眾分享「買手機分期影響房貸額度」的案例,引發討論。一名購屋族因朋友辦理iPhone 16的零利率分期,最後申貸金額竟被銀行砍掉100萬元。對此,地政代書楊翊晟澄清,0利率分期本身不會影響信用評分,真正的問題在於「無力繳卡費、主動轉分期」,這才是銀行認定還款能力不足的警訊。他建議準備買房的民眾應確保信用紀錄正常、收入與負債比合理,不必過度擔心日常分期付款的影響。

整體而言,銀行限貸讓中低收入族群承受最大壓力,即便政策面鬆綁,短期內仍難改善「高房價+緊縮信貸」的雙重困境。購屋者除了盯政策變化,也須審慎評估自身財務能力,避免因過度槓桿背上沉重負擔。

 

不同年收入貸款買房者變化 單位:件

年收入 2024Q2 2024Q3 2024Q4 2025Q1 2025Q2 Q2季增減幅 Q2年增減幅
0-60萬 14,150 13,100 9,854 7,968 6,240 -22% -56%
60萬-100萬 20,247 18,870 14,646 11,543 12,600 9% -38%
100萬-200萬 18,050 17,379 12,861 9,870 11,282 14% -37%
200萬-400萬 10,482 9,681 6,933 5,208 5,963 14% -43%
>400萬 2,214 1,878 1,438 1,044 1,289 23% -42%
總計件數 65,143 60,908 45,732 35,633 37,374 5% -43%
資料來源:金融聯徵中心/全向科技房產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