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房市陷入罕見的貸款危機。銀行限貸政策趨嚴,不僅貸款成數不足、撥款時間延長,還導致部分購屋者資金斷鏈,忍痛棄約,損失百萬元認賠出場。房市趨勢專家、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直言,「新青安」原意是協助自住與首購,卻在高房價時推行,反成助燃劑,引爆「房貸之亂」,並導致市場出現8大亂象,若不盡快處理,房市交易恐全面停擺。
八大亂象全面爆發
李同榮指出,目前房市的「搶貸亂象」包括:
1.銀行大小眼:優先放款給法人、大額收入戶及高利率案件,首購與自住反遭排擠。
2.首購、自住排隊苦候:雖有政策優先保護,但實務上大建商土地融資照貸,小建商與自住買方卻望梅止渴。
3.金融風險升高:資金轉向農漁會、信用合作社、租賃公司甚至地下金融,恐重演1995-2001年基層金融危機。
4.自住第二戶受限:央行限貸令溯及既往,交屋時須多籌兩到三成自備款,重創換屋族。
5.高價門檻下修:原非高價屋因房價上漲被劃入高價範疇,貸款成數由8成驟降至3成,買方資金缺口巨大。
6.預售解約潮:房價下修導致買方解約增加,跌幅擴大恐引發「斷頭」危機。
7.購屋糾紛頻發:貸款卡關、建商無力協助下,買賣糾紛恐接連爆發。
8.爛尾樓風險蔓延:二線城市已出現零星爛尾樓,一旦大型建商出事將引發骨牌效應。
市場實況:貸款難、撥款慢
根據房仲業者觀察,部分大型行庫已將房貸撥款時間由3個月延長至6個月,新青安貸款能送件的銀行僅剩六家,且免排撥的更只剩一家。換屋族因第二戶限貸令不敢出手,首購族則可能排隊五到六個月才拿到貸款,成交週期明顯拉長。
內政部統計,今年1至5月住宅使用執照核發量達5.53萬戶,創2006年有統計以來同期新高,交屋潮與緊縮政策形成「雙重夾擊」,讓購屋族與建商同陷困境。
四大解方:鬆綁資金流
李同榮建議政府與央行應採取四大措施化解危機:
1.嚴格稽核放貸順序:確保首購、自住、已承諾及第二戶換屋者優先。
2.減發定存單:釋放資金,避免市場資金斷鏈。
3.降息或降準:紓解房市及企業資金壓力。
4.啟動銀行法72-2排外條款:將新青安、首購自住貸款排除計算放貸水位上限,釋放銀行放款空間。
籲政策靈活應變
李同榮強調,房市政策需貼近市場變化,不應等到例行理事會才決策,否則在關稅壓力與房貸風暴加劇下,將錯失調整時機。他警告,若8大亂象持續惡化,房市恐步入全面停擺的危險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