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駁斥限貸令傳言 強調都更危老貸款未受限制

<聰明貸款報導>

近期市場盛傳「央行擬在9月理監事會討論,將都更與危老貸款排除在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之外」,甚至有建商與房仲將貸款取得不易、部分建案停工問題,歸咎於所謂「限貸令」。對此,中央銀行18日嚴正澄清,強調相關說法屬臆測,央行並無「限貸令」,也未限制都更與危老貸款,現行措施旨在確保資金合理配置,維持金融穩定。

都更危老貸款持續快速成長

央行指出,自2023年9月以來,國內銀行辦理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貸款規模持續擴張,年增率長期維持在20%以上。截至今年6月底,該類貸款餘額已達8,014億元,年增率26.73%,明顯高於整體建築貸款年增率的2.01%。與2020年底相比,更成長近4倍,顯示政策性貸款並未受到總量管制阻礙。
同時,這類貸款占整體建築貸款的比重,也由去年9月底的19%上升至23%,反映出資金持續流向政策優先領域。央行強調,都更與危老貸款自始未納入選擇性信用管制限制,資金供應仍獲優先保障。

為何不排除在集中度之外?

市場建議應將都更與危老貸款排除在不動產貸款集中度計算之外,但央行認為並不適宜。 央行解釋,集中度是一項重要金融監測指標,若將中長期授信項目如都更危老貸款排除,恐無法完整反映銀行資金配置與潛在風險,「有失觀測意義」。
即便該類貸款具政策誘因,仍會受到房市景氣波動影響,因此需要納入監理範疇,以避免扭曲真實授信風險。

回應「限貸令」與建商財務危機

近期部分建商財務吃緊,甚至傳出台中建案停工,引發市場聯想「央行限貸令」導致資金斷鏈。央行回應,事實上並不存在「限貸令」,總量管制是各銀行依自身規模與經營狀況進行自主管理,並無一致標準。例如某些銀行會調整房貸、建築貸款比重,或增加企業授信以降低不動產集中度。
至於建商爆出財務危機,央行指出主要因個案財務槓桿過高,而非政策直接導致,並建議內政部研議對建商財務槓桿比率加強管理,以防範風險擴大。

房市調整期 央行強調資金保障政策需求

央行強調,近年房市在低利環境下曾過度擴張,資金高度集中於不動產恐埋下泡沫風險,因此自去年9月起推動總量管制,希望引導資金流向真正需求,包括自住購屋、都市更新、危老重建與社會住宅。 針對部分民眾反映銀行「挑客戶」或房貸排隊現象,央行再次強調,金融機構放款應依據審核原則與內規,不得任意拒絕符合條件的客戶。
公股銀行也呼應,放款皆依照5C、5P原則辦理,並未因政策而拒貸。

央行重申,其支持都更與危老重建立場不變,未來將兼顧金融穩定與政策推動,持續監測銀行資金配置狀況。至於總量管制是否延續至年底以後,仍需視不動產集中度是否改善與房市是否朝健全方向發展,再行決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