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平均破千萬!10年大增300萬 銀行資金掀「房貸荒」

<聰明貸款報導>

台灣房貸市場再度出現警訊!根據聯徵中心統計,今年第2季國人新增房貸平均金額高達1,018萬元,10年前同期僅約708萬元,等於每件房貸金額增加超過300萬元。儘管金額創新高,新增件數卻僅剩3.98萬件,遠低於去年同期的6.5萬件,反映市場在政策管制後,房市交易量明顯降溫,銀行資金流向也更加吃緊。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過去20年極少見到銀行整體資金如此緊繃,以往僅有少數銀行因放款過度踩煞車,但這一次是在央行提高存準率、推動第七波信用管制,以及銀行自主管理措施多重影響下,市場形成「房貸供不應求」局面。

近年房價大漲,使每戶貸款金額不斷墊高,加上30年期長貸與寬限期普遍存在,銀行本金回收速度偏慢。另一方面,建商積極融資推案,搭配交屋潮湧現,也加速資金流出。種種因素交織下,不僅銀行提高房貸利率與手續費,甚至出現「無擔保信用貸款利率低於房貸」的罕見情況,令市場人士直呼「倒掛」。

業者分析,2023年新青安上路帶動一波房貸申請潮,加上去年上半年管制措施尚未生效,交易量暴增,進一步加速銀行資金消耗。如今資金環境緊縮,購屋族不但得「排隊」等核貸,利率條件也日益嚴苛。

「這次經驗會讓民眾明白,房貸環境並非一成不變。」曾敬德提醒,購買預售屋的族群更要小心貸款成數的可能變化,避免交屋時面臨資金缺口。

台中代銷業者周大麟則坦言,目前市場信心確實受到衝擊,不同於過去房市下行多因外部經濟因素,這次更多是政策面帶來的「人工造浪」。未來主管機關若進一步傾向保障首購族,勢必將影響市場資金分配,也可能改變房市走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