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安房貸利率將於年底屆期,財政部預計12月提出展延方案送行政院核定,行庫圈傳出,傾向一段式機動利率調整至1.87%有共識,若不考慮12月央行升息因素,明年青安房貸利率可能為1.87%,此外,一旦減升半碼優惠展延,利率水準有望更低。
財政部旗下公股銀行開辦青年安心成家購屋貸款,實施延至今年底,財政部長蘇建榮今天在立法院財委會受訪表示,預計12月左右將青安延長方案報行政院核定。
銀行業者透露,延長方案有3大討論重點,第一,展延政策續行,如何定價新青安房貸利率;第二,今年3月央行調升1碼,公股行庫針對青安房貸基準利率吸收半碼的優惠政策,是否延長;第三,展延時間。
現行的青安一段式機動利率,是按中華郵政2年期定期儲金額度未達新台幣500萬元機動利率為「基準利率」,加上「固定加碼」的0.555個百分點。
自央行9月升息後,若正常反映,基準利率為1.345%,不過公股行庫吸收半碼,因此目前一段式機動利率為1.775%,是首購房市地板價。
銀行業者指出,目前行庫提出多個版本利率意見,以一段式機動利率來說,多數出具意見評估落在1.85%至1.9%區間,研判最終可能取中間值1.875%;另有行庫主管表示,新一段式機動利率報價1.87%,是有共識。
至於基準利率減升半碼優惠是否延長,據透露,優惠不排除改為放在「固定加碼」調降、也就是比現行的0.555個百分點低,讓基準利率跟著郵局儲郵利率調整,回歸市場機制。
若「基準利率」減升半碼、「固定加碼」調降,雙重優惠皆實施,新一段式機動利率可能進一步降低至1.745%。
業者透露,以承作量中等規模的行庫而言,減升半碼一年,利息收入會減少新台幣6、7000萬元,承作量較大者,吸收成本可達億元,數額相當大。
不過公股人士強調,就算銀行少賺,仍願意挺青安專案繼續施行,「好事會支持」。
另一名公股主管則表示,青安貸款應從兩年檢討一次,調整成一年一次。
財政部國庫署官員則強調,目前還在蒐集公股行庫意見,一切階僅在討論階段。
記者張璦
知情人士透露,財政部已在上周全面完成八大行庫對於青安房貸利率水準的版本匯總,最快本周就會報送行政院,由政院將最後的利率水準拍板定案。根據目前各大行庫所提報的版本,絕大部分的行庫所提出的最新報價,都在1.87%。
不過,由於財政部希望各大行庫能同意將原本到今年底為止的減碼半碼優惠繼續延長,因此,有可能利率還會再進一步降低到1.745%,最後青安房貸利率應該會落在1.745%至1.87%區間,至於更精確的利率落點,將由政院最後拍板定案。
此外,據了解,相較於先前財政部每次展延青安房貸專案,都以二年為期的作法,此次大部分行庫則希望先展延一年就好,亦即到2023年底,再評估是否續辦以及新的利率水準。
公股金融圈人士表示,最主要是因為現在的利率水準在通膨及經濟衰退兩大變數之間,未來走勢難明,市場上的房貸利率水準更是如此,因此行庫希望先延一年,再視屆時的最新市況來訂定新的利率水準,但到底延一年或二年,亦會由政院最後拍板定案。
知情人士指出,上述的水準是「一段式」青安房貸利率水準的最新報價,至於兩段式利率的版本,大部分行庫都希望能維持現行前兩年1.69%,第三年起1.99%的現行價格。
若以上述青安房貸一段式利率水準的報價和現行水準來衡量,目前的「表定」價格是1.9%,但由於財政部在3月份曾給予減碼半碼的優惠並且到2022年底,因此在執行減半碼的優惠之後,利率價格於是為1.775%,也就是現行的實際利率水準。至於目前一般房貸最低利率則是1.81%,行庫認為青安房貸利率水準不宜低於該水準,若12月央行再升息半碼,利率水準會更高,因此,行庫提出1.87%的名目報價。
朱漢崙
房、車雙貸人數、金額激增,十年來同時身揹房貸與車貸的雙貸族從不到6萬人增至7.8萬人,貸款金額增加231萬元,房貸金額增加了56%、車貸金額增加40%,遠高於薪資成長幅度,進入升息循環下,有房有車負擔更形沉重。
據聯徵中心統計,除了2019年、2020年遇上車貸申請數量減少,因而造成房車雙貸人數略減之外,房車雙貸人數幾乎每年都在成長,統計近10年房車雙貸的人數增加1.8萬人,增幅達30.9%。
而房雙貸族的貸款金額近年大增,2013年時平均房貸僅382萬元、車貸僅45萬元,不過至今年7月平均房貸金額達595萬元、車貸為63萬元,特別近三、四年來,房貸、車貸金額增加速度加快許多,相對於主計總處統計的每月工業及服務業總薪資,10年來薪資成長約34%,仍遠不及房、車貸款的增加幅度。
樂屋網調研中心經理洪安怡指出,由於市區精華地段的房屋通常單價較高,有些買方在購屋時,會選擇購買距離市區稍遠一點的地方,可能房價更能負擔,此時若不能仰賴捷運、公車等大眾運輸工具通勤,可能就要考慮購車代步,因而讓房車雙貸的族群數攀升。
洪安表示,目前進入升息循環,房車雙貸的人,負擔只會更加沉重,有貸款資金需求的民眾,要謹慎考量手上資金運用,倘若真的遭遇資金周轉困難,可考慮房貸先採用寬限期的方式,優先還款利率較高的車貸,以降低還款壓力,避免信用出狀況。
郭及天
年關近資金需求增,假貸款真詐騙投案件屢見不鮮。銀行業者提醒,只要打著「超低利率」、「無條件放款」及「要求先行匯款」等三種不合理情形出現,就很可能埋下假貸款真詐騙的陷阱。
銀行業者指出,只要申請人成年,且有固定職業、穩定薪資轉帳紀錄及信用紀錄正常,不須提出任何擔保品,都可申辦信用貸款;而銀行都會採取電腦綜合評分機制,包括申貸者任職的公司規模、職務、年資、學歷、收入、負債結構、信用卡往來與動用率、繳款紀錄等來評比,決定貸款核准率及金額。
銀行業者強調,不管是利率、手續費、開辦費都是公開透明且在合理範圍內,絕對不會在撥款前就要求先繳納代辦等費用;且信貸方案大多是階梯式的利率,前幾期可能優惠利率只要一.六八%,但從第四期起就會調升到四%以上,不管銀行或合法融資公司都是將本求利,不可能有「超低利率」、「無條件放款」的情形。
銀行業者還提醒,隨著網路與社群軟體發達,不法分子常會透過多種手法撒網,包括偽裝成銀行行員來電,或是簡訊提供優惠貸款方案,甚至有竄改來電顯示號碼的技術,留下假的銀行聯絡電話為餌,等待民眾回撥上鉤後,告知優惠名額已滿,須先支付手續費後才能核貸,騙取民眾錢財。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
台股跌跌不休,投資人陷於苦撐狀態,市場傳出消息,不少券商發出融資追繳令、要求客戶補繳保證金,投資小白們紛紛中彈,不惜向銀行申請信貸「救火」。中央銀行今(25)日公布最新統計,9月國銀其他個人消費性貸款餘額飆至1兆2,67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月增33億元。
除象徵短期資金需求的個人消費性貸款明顯增長外,9月國銀的信用卡循環信用餘額也增至1,012.6億元,為去年7月以來、近一年半新高,單月增加10億元。對於信用卡循環信用餘額增加,央行官員分析,一般而言,信用卡額度不高,且循環信用利息較高,貸款餘額增加,可能是部分持卡人當月手頭較緊、薪水延遲入帳,或有緊急資金需求,才會動用到循環信用。至於其他個人消費性貸款餘額增加,央行官員認為,可能是民眾有短期資金周轉的需求。
銀行主管進一步表示,近期股市跌跌不休,有部分散戶因接獲券商發出的追繳令、被迫補繳保證金,只好透過小額信貸籌資,使信貸餘額增加。
銀行主管還說,包括純網銀在內,許多銀行都積極推出低利信貸搶市,其中不乏「1」字頭的超低利貸款專案,申請程序也較過去簡便,有助民眾輕鬆調頭寸。
以將來銀行低利信貸方案而言,一段式利率1.58%起,開辦費399元、額度最高500萬元,申辦資格為年滿20歲,年齡加貸款期限須小於或等於65歲,適用客群為三師(醫師、律師、會計師)、軍公教等符合該行優良企業定義的員工;LINE Bank推出的分期信貸專案,需為上市櫃內勤正式員工,最低利率1.68%,開辦費488元,最高額度500萬元。
房市進入盤整期,且降溫有感。據金管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8月底,本國銀行總房貸戶數共200萬9,880戶,較7月減少310戶、月減0.02%,等於8月房貸「還完的比借的還多」,令人意外,若排除2月過年的季節性因素,更創下近三年房貸數戶減少的情況。
另外,對比國內房屋稅籍住宅類約902萬宅數量來看,約有23%的住宅還有房貸未清償,平均每戶房貸餘額為455.5萬元。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若從統計數據來看,僅約四分之一的屋主身上還揹有房貸,早年購屋者多申請20年期的房貸,也就是2002年前多數屋主可能已經無貸一身輕,也可以解釋當景氣修正時,但房價修正幅度並不大,因為除了新買房子的屋主外,多數的屋主可能資金壓力並不大。
今年1月銀行的房貸戶總量超過2百萬戶,去年房市景氣最旺的第4季,平均每個月皆淨增加約5千戶的房貸戶,不過今年8月已經出現「還得比借得多」,房貸戶數較7月減少約310戶,大致也反映房市買氣在第3季出現明顯衰退。
曾敬德表示,許多資料都顯示今年第3季房市開始出現明顯量縮,主要與跌跌不休與升升不息有關,台股重挫、房貸利率上揚且對於未來經濟預期可能趨於衰退,連帶房市動能熄火,央行也估計明年通膨可能回落,已經走了一波多頭的房市,恐怕已經進入盤整期。
中信金旗下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去(2021)年配合政府紓困方案,一個月內領先業界推出「中小企業貸款紓困數位申貸流程」,協助有資金需求的小規模營業人線上申請貸款。今(2022)年中國信託銀行持續精進數位金融服務,推出「中小企業數位申貸平臺」,可提供獨資或合夥的微型企業及一般公司戶24小時線上申請,最快2分鐘完成填單。
中信銀行同步運用多項專利技術辨識查驗,透過視訊訪查,全程免接觸,減少文件往返及等待會面流程,突破時間、空間等限制,最快2個營業日核貸。
過去中小企業申請貸款,往往面臨文件繁複、傳輸不易以及申貸時間冗長等問題,中信銀行將中小企業申貸流程導入EdgE(End-to-end digitization)專案,從客戶需求檢視申貸流程,透過團隊敏捷開發,打造「中小企業數位申貸平臺」。
企業客戶可至中信銀行官網活動網頁留下資料,最快1個營業日之內將有專人聯繫,評估後提供客戶「中小企業數位申貸平臺」連結,此平臺藉由多項專利技術進行辨識查驗,客戶無須親臨分行,即可遠端進行驗證,企業貸款所需檢附的佐證資料,可透過數位上傳功能傳送,減少文書往返時間,最快僅需2分鐘即可完成線上申請作業。
此外,以往企業申請貸款,銀行人員需與客戶預約實地訪查,確保企業營運事實及營運狀況。中信銀行導入遠距視訊、光學字元辨識、臉部辨識、經緯度等技術進行視訊訪查,以光學字元辨識、臉部辨識技術比對線上申貸證件,透過遠距視訊及經緯度技術以確認營運地點及現況。
中信銀行視訊訪查之專業技術,可讓銀行及客戶多方參與會議,即時查證場景真實性並留存數位軌跡,若文件齊備,最快2個營業日可核貸,平臺上線一個多月,數位進件已佔整體中小企業進件申貸的30%。
中信銀行辦理企業紓困貸款業務發現,很多中小企業不易向銀行籌資,為扶植更多中小企業發展,體現普惠金融精神,中信銀行持續優化授信規格,打造「中小企業數位申貸平臺」,期待提供快速的融資服務,滿足更多中小型企業營運資金需求。
中信銀行2021年已協助近1萬家中小企業取得融資服務,今年因此榮獲財團法人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青創、新創暨微型事業相挺獎」肯定,未來將持續提供創新數位金融服務,成為台灣中小企業主的強大後盾。
「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青安貸款)今年底屆滿,財政部今天邀集台灣銀行等八家公股行庫開會討論相關事宜。財政部官員表示,青安貸款已經辦理很多年,且扮演一定的功能,會朝延長兩年的方向規畫。至於青安貸款基準利率減半碼調升是否會延長,會等各行庫提出意見後再溝通討論。
青安貸款方案每兩年檢討一次,今天的會議由財政部次長阮清華主持,由八家公股行庫的總經理出席。官員指出,青安貸款涉及很多問題,包括利率如何訂定等,加上目前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因此會讓銀行先提出具體意見,財政部再來整合,做深入討論。
至於青安貸款延長若確定延長,利率結構是否會調整?官員說,這部分會請銀行整體評估,目前青安貸款在市場上有一定需求,外界也很關切,原則上希望能夠續辦,但續辦要考慮公股行庫的意見,因為資金成本一直拉升,未來央行可能繼續升息,都需要納入考慮。
針對行庫爭取比照其他政策貸款由政府補貼,官員表示,其他政策貸款有政府編列預算補貼,但青安貸款沒有, 在沒有其他財源的狀況下,只能由行庫以自有資金辦理,若有補貼財源會比較好處理。
國庫署官員表示,青安貸款自99年12月推出以來,行政院同意5度延長辦理期間至今年底;統計至今年8月底止,已協助32萬9309戶無自有住宅家庭購屋,核貸金額達1兆3592億元。
記者 賴昭穎
根據聯徵中心最新資料顯示,今年7月身揹信貸與房貸的雙貸族,全國共有34.5萬人,創下2012年統計以來的新高,而雙貸族平均房貸金額為523萬元,平均信貸金額為91.3萬元,貸款金額也雙雙創下新高。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由於今年央行已經累計升息三次共兩碼,對於習慣低利的雙貸族而言,馬上就面對每月還款負擔增加的壓力。
根據聯徵中心統計,過去房市較為低迷的時期,2014~2018年雙貸族數量相對穩定維持在28~29萬人,但隨房市景氣復甦,市場對資金需求增加,房市越熱雙貸族的數量越多且金額也越高,今年7月雙貸族人數、金額都創下新高。
曾敬德指出,過往有銀行推出高成數的房貸搭配信貸方案,協助民眾可以輕鬆購屋,但央行加強對於房市的資金管控,這類方案已不常見,不過民眾購屋時需要裝修,仍有短期的資金需求,銀行也願意以較優惠的利率吸引條件較佳的民眾申請信貸。
聯徵中心統計顯示,2012年1月信貸與房貸的雙貸族,平均貸款總金額為357萬元,不過今年7月已經增加到614萬元,創下統計以來新高,身揹房貸與新貸的雙貸族人數也是新高的34.5萬人,今年央行的資金政策已經由寬鬆轉緊縮,累計升息兩碼後,貸款一族的負擔也隨之增加。
通常動用到信貸的民眾,多屬短期手頭資金較緊的族群,現在遇到利率「升升不息」,加上通膨帶動日常消費支出開銷增加,恐怕會排擠到民眾的其他非必要性的支出。
記者 朱曼寧
內政部今(2)日發布最新房價負擔能力指標,今年第二季全國房貸負擔率高達39.62%,購屋人近四成家庭收入必須拿來繳房貸,創下統計以來新高,房價負擔能力雖維持「略低」等級,但已接近「偏低」等級。
另外,房價所得比方面,也從第一季9.58倍,第二季上升到9.69倍,等於平均要不吃不喝9.69年,逼近十年才能買房,也寫下新高。
內政部表示,房貸負擔率主要為計算中位數所得家庭購買住宅時,每月支付房貸金額,占中位數家戶可支配所得的比率,以呈現家戶房貸負擔情形,經統計,本季全國房貸負擔率為39.62%,較上季上升1.27%,較去年同季上升3.35%。
內政部指出,本季全國中位數住宅價格由上季840萬元上升至850萬元,使負擔率增加0.46%。
另外五大銀行平均購屋貸款利率上升0.224%(由1.368%升至1.592%),使負擔率略增0.83%。
而中位數家戶可支配所得僅由87.68萬元增加至87.72萬元,僅增加400元,僅使負擔率減少0.02%。整體而言,本季全國房貸負擔率季增1.27 %主要是受到購屋貸款利率上升影響。
6都房貸負擔率部分,台北市及新北市房貸負擔率為66.12%及52.41%,較上季上升1.21%及0.96%,為房價負擔能力「過低」等級。
台中市為45.54%,較上季上升0.46%,為房價負擔能力「偏低」等級;台南市、高雄市及桃園市則分別為38.26%、38.17%及32.01%,較上季上升1.42%、2.58%及0.51%,均為房價負擔能力「略低」等級。
房價所得比方面,台北市16.17倍最高,新北市12.82倍居次,台中11.14倍第三。
內政部提醒,購屋貸款為長期支出負擔,民眾在購屋時仍須審慎評估整體利率調升對於未來還款負擔的影響;而對於投機客短期炒作抬升房價,加重自住購屋民眾負擔的不公平情形,內政部將持續推動修法予以遏止,以健全房市穩定發展。
記者游智文/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