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管會4月底統計,34家本國銀行(剔除三家純網銀及併入北富銀的日盛銀)中,有11家銀行房貸全陷入衰退,等於全台約有1/3銀行,房貸放款動能已現疲態,銀行圈對下半年房市景氣愈趨保守審慎。
這11家銀行中,包括華南銀、彰銀(2801)、高雄銀和兆豐銀等四家行庫,六家中小型或地區性銀行、及花旗銀。銀行主管說,中小型或地區性銀行可能是因房貸集中度較高,遭金管會要求改善所致。
據金管會4月底數據顯示,華南銀房貸已轉為年衰退0.1%、彰銀也連四衰到年減1.22%、兆豐銀連十個月都是負成長,4月擴大年減到5.7%,高雄銀衰退期已拉長到近一年,年減10.8%。
華南金日前法說會坦言,七月將上路的平均地權條例,市場已提前感受到房價陷入膠著,買方觀望、賣方卻可能不願意降價求售,房市交易量縮恐導致房價面臨修正,又以之前供給量大的區域下修壓力最大,對房市抱持審慎態度。
彰銀法說會上更直接下修今年全年房貸成長率,從去年底原估今年要拚房貸5%成長,大舉下修到1~3%,彰銀主管坦言,升息又加上平均地權條例,房市交易將回歸自住買盤。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董事黃舒衛也說,央行上周祭出「二房限貸令」,將會讓市場交易量更縮減,甚至短期還會出現一波提前清償房貸的趨勢,挪出額度讓新購的二房「進位」變成一房,以確保維持8成貸款成數。
至於房價是否下修?黃舒衛說,國內游資豐沛,平均地權條例打擊預售市場後,加速買盤轉進價格彈性更大的中古屋,加上新案成本居高不下,恐讓房價陷拉鋸,目前僅是因為豪宅交易量少,導致出現整體平均房價下修的錯覺。
借款人延遲償還本息逾一個月 銀行30天內須通知保證人
「保人變呆人」爭議多,今年初立委要求,各銀行應每年定期通知保證人,其保證債務清償情況,避免連借款人落跑都不知道,銀行公會日前通過修改相關作業準則,明定銀行承做房貸、信貸時,若借款人有延遲還本付息逾一個月,銀行需在逾期後的30天內通知保證人,等於最晚60天內需讓保人知悉。
銀行公會也表達,目前存續中的房貸或信貸舊約,各銀行並未與借款人、保證人約定通知保證人其保證債務清償情況,為避免引發爭議,該新制不溯及既往,並給銀行六個月作業調整期。
換言之,金管會鑒核後,最快今年底前,保人將會更早獲悉債務人逾期狀況,避免爭議也強化保人權益。
今年初有立委表示,當銀行對債務人求償不足額時、會轉向保證人,但債務人清償狀況、保證人卻一無所悉,實務上,當銀行通知保人時,多是債務人已逾期還款三期(三個月)以上,或根本債務人落跑了。
為了保障保人隨時掌握債務人清償情況,要求各銀行需明定銀行應與保證人約定,每年定期通知保證人其保證債務清償狀況。
金管會要求銀行公會對此檢討,並研議納入《銀行法》12條之一及之二的相關作業準則。銀行法12 -1條是規定銀行承做房貸和信貸徵提保人的相關規定。
銀行公會指出,依規定,銀行辦房貸、信貸者,若是足額擔保,禁止向借款人徵提保證人,目前徵提保人僅會發生在「不足額擔保」情況下,各銀行除得向保證人宣告保證責任和範圍,保證人還得親簽「宣告書」。
也就是說,保證人替人做保時,應已充分知悉需負擔的責任;其次,實務上多數借款人都可如期繳款,或因一時忘記也會經銀行提醒後補繳,無須另外通知保人。
公會認為,若逐案每年定期通知保證人其保證債務清償情況,恐會擾民也徒增銀行作業負擔,因此兩方衡平後,建議當借款人逾期繳付本息一個月時,各銀行需在逾期起算30內通知保證人其保證債務遲繳狀況,等於最晚60天內要讓保人知悉。
但若是保人表示無需通知、或銀行已向主、從債務人訴追者,銀行也免再通知。通知方式可由銀行與保證人約定,例如電話、語音、簡訊、書面或電子郵件等其他數位方式。
高房價時代,即使房貸利率也隨著升息不斷挑戰新高,但為了分散貸款壓力,房貸期數有明顯增加趨勢。部分公股銀行首購族專案中,有提供40年期的房貸還款期,但這種超長還款期,並不受首購族青睞,公股銀行統計,40年期的房貸案僅占整體的2%。
據聯徵中心資料,今年第一季房價平均1,267萬元、平均房貸906萬元,房貸利率高達2.07%,可說是「購屋三高時代」。在購屋人購屋壓力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去年第四季房貸期數增加到297期,創歷史新高,其中新北、台中、高雄與新竹縣市,房貸期數都超過300期,即使在高利息環境下,拉長房貸還款期要多繳更多利息,但30年期房貸還是逐漸成為主流。
除30年期房貸,部分公股銀行針對首購族提供更長的40年期房貸,規定必須符合「無自用住宅購買自用住宅貸款者」的首購資格,同時要考量務負擔及還款能力,但儘管面對利息升高的環境,40年期房貸顯然不受首購族青睞。合庫銀行指出,目前申貸40年期房貸占比維持在2%以下,並沒有增加趨勢;土地銀行、兆豐銀行也表示,40年期申貸案件非常少。
土銀表示,40年期房貸申貸資格評估條件,包括但不限於借款人年齡、還款能力及擔保品坐落區位、屋齡狀況、交通便利性等;兆豐銀指出,若符合借款人年齡不逾40歲、負債比率低於6成、屋齡未逾20年等條件,即可申貸40年期房貸;合庫銀說明,目前申辦40年期房貸的客戶,借款金額依擔保品座落地點,為鑑價或買賣金額較低者的7成到8成,目前申貸者沒有明顯借款金額區間,利率約2.06%到2.193%。
在兆豐銀申貸40年期的客戶,借款人年齡約為25歲到35歲間,基於風險考量,大多會加購房貸壽險,以預防意外災難或疾病,每筆申貸金額落於1,000萬元到1,600萬元間,利率介於2.06%到2.31%。
針對40年期房貸為何不受購屋族青睞?兆豐銀認為,目前房貸需求仍以申貸30年期為主流,主要原因是借款人通常考量自身工作距退休剩餘年期,及預期日後所得將增多等因素,如果申貸20年,短期內可能會大幅降低生活品質、甚至影響基本生活所需開銷;若申貸40年,就會考慮是否會債留子孫,且借款人於職場累積相當經驗後,收入也會相對增多等因素,衡量後仍以申貸30年期為主要客群。
內政部1日於行政院會報告「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專案」,即日起開放線上受理民眾申請案,只要經審查符合資格,支持金透過原貸款金融機構直接存入借款人約定繳納貸款本息的帳戶內。預估第一批符合資格的自用住宅貸款戶在7月上旬就能獲得定額3萬元支持金,實際幫忙有需要的房貸族來減輕生活壓力。
內政部表示,本部自5月16日開放諮詢專線,由專人回應申請資格條件相關問題,民眾來電諮詢非常踴躍,截至5月30日止已接聽1萬6094通電話諮詢,主要詢問申請方式及申請條件等問題。請民眾有申請上的疑問,歡迎撥打諮詢專線 (02)2162-1239,由專人回應相關問題。
內政部說明,這次申請全面採用線上申請,使用手機、平板或電腦都可以登入,申請入口在營建署網站及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臺,點選專案連結後即可進入,並出現資格條件自我檢核畫面,由申請人勾選確認,如評估符合資格,驗證身分登入後即可填寫個人資料,於確認後送出,就完成申請,整體操作程序非常簡單,1日早9點開放線上系統,民眾申請相當踴躍,開辦瞬間湧入申請達2萬人。
民眾務必提高警覺 慎防詐騙個資外洩
內政部強調,本專案線上申請通過審查後,支持金會透過原貸款金融機構,直接存入借款人約定繳納貸款本息的帳戶內,政府不會發送簡訊、e-mail,也不會電話詢問個人資料,民眾務必提高警覺,請勿點選來路不明的申請連結,以免個資外洩。
銀行業運用AI越來越多元,主要在四大面向,包含貸款、客服、身分識別、防詐等。
隨銀行業積極運用AI,金管會下半年在公布新版金融科技發展方案時,預計將金融業使用AI訂出原則,供所有金融業依循。
目前銀行運用最廣泛的是貸款業務,以新光銀行來說,當民眾藉由google導入到銀行官網要申請信貸時,藉由AI機器人與客戶先初步互動,由機器人初步判斷是否符合核貸標準,若符合就可正式提出申請,較不符合者也會教導可以怎樣做,以提高核貸率,避免民眾填寫一堆資料後銀行還不核貸的困擾。該行導入AI後,信貸業務從過去一年約80億元,估計今年底可望提高到160億元。
永豐銀導入的「AI精準行銷模型」,避免客戶被不感興趣的溝通行為打擾,導入後在信貸撥款數上,每月撥貸金額估成長近7成,換匯交易金額也成長近3倍。
其次是在銀行客服上的應用,像國泰世華銀著名的智能客服「阿發」,採用新一代NLU(自然語言理解),允許客戶以更自然的方式輸入問題,不僅僅是搜索關鍵字,透過客服中心的數據設計多種服務情況,將許多通知的客戶場景導入「阿發」,減少客戶服務過程的中斷。例如過去信用卡帳單遲繳,銀行多是發送的通知簡訊,導入「阿發」後,客戶線上就能向「阿發」查詢最新帳單與完成繳費。
銀行也運用AI在加強身份辨識上,像是台新銀行運用臉部辨識技術,提供「刷臉提款」、「刷臉支付」的服務。國泰世華銀在人臉辨識上,以「臉部多點特徵值」 進行「直接辨識」技術,嚴格比對確保本人身分強化交易安全,保護資訊與交易安全。
AI也被銀行運用在防詐。如北富銀自行研發「AI智能防詐模型」,不用等到被害人去報案銀行才設定為警示帳戶,而是提前透過特徵找出可疑異常的帳戶,銀行內部就能先對可疑異常帳戶做控管,以攔阻詐騙。
為了減輕民眾房貸壓力,內政部推出的「中產以下房貸戶支持專案」今(1)日上午9時開始受理申請,只要登入內政部營建署網站首頁,最上方就可以連結進到專區進行申請;符合資格者,經審核通過後,一次可撥款3萬元補貼支持金,符合資格的房貸族,最快可在7月領到錢。
房貸補貼申請資格
「中產以下房貸戶支持專案」申請人須為自用住宅貸款的借款人,其與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應符合下列要點:
一、合計僅有一筆自用性質購置住宅貸款,並須有非呆帳的貸款餘額。
二、合計持有房屋1戶以內。
三、原始核貸金額,位於臺北市住宅為新臺幣850萬元以內;位於其他直轄市、縣(市)住宅為新臺幣700萬元以內。
四、110年各類所得總額合計於新台幣120萬元以內。
五、上述資格認定基準日為2023年2月28日。
房貸補貼專案採線上申請,民眾只要到營建署官網首頁,點選「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金專區」,只要4步驟即可申請。(圖/內政部提供)
房貸補貼專案採線上申請,民眾只要到營建署官網首頁,點選「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金專區」,進入網頁後再點選「立即申請」,接著填寫基本資料(不須檢附其他文件),就能完成申請。
房貸補貼申請4步驟
步驟一: 在網頁上方點選專案連結後,即可進入申請畫面
步驟二: 借款人進入線上申請系統後,會出現資格條件自我檢核畫面,由申請人勾選「確認」按鈕
步驟三: 如評估符合資格,驗證身分登入後即可填寫個人資料
步驟四: 確認後送出,完成申請。
民眾若有問題,免費諮詢專線服務:(02)2162-1239,週一至週五早上8時至下午6時。
而房貸補貼專案受理期間,於202/6/1~2023/12/29止,申請人經審查符合資格,支持金將透過原貸款金融機構,直接存入借款人約定繳納貸款本息的帳戶內。
內政部表示,預估第一批符合資格的自用住宅貸款戶,在7月初就能獲得一筆定額3萬元支持金,實質幫忙減輕生活壓力。民眾如要另外申請核定函,可到原申請網站「進度查詢」自行下載;若是資格不符,也會收到正式紙本公文通知的「駁回函」。
民眾若有問題,免費諮詢專線服務:(02)2162-1239,週一至週五早上8時至下午6時。
房市冷!中央銀行今日公布4月底國銀房貸餘額為9兆4479.95億元、建築貸款餘額3兆1722.3億元,雙雙寫下歷史新高紀錄,惟房貸餘額年增率4.72%,創逾4年半新低,從去年4月以來已連續13個月下滑。
根據央行統計,國銀4月房貸餘額年增率4.72%,較上個月下降0.34個百分點,為2018年9月以來新低。
央行官員表示,房貸餘額增速逐月下滑,主要有幾大原因,包括行政院推出健全房地產方案效果逐漸顯現,尤其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通過後,投機客減少許多;而央行去年以來連5度升息,4月5大銀行新增房貸利率飆破2%,民眾為減輕利息壓力、加速還款外,近期景氣下行風險升溫,購屋買房也轉趨觀望、謹慎,從六都買賣移轉棟數來看,4月房市交易量亦創近5年同期新低。
公股銀行主管指出,升息、政策以及經濟前景不明等因素干擾下,預期今年房市交易量將下滑,房價在營建成本仍居高情況下,只會緩修。
在建築貸款上,4月建築貸款餘額3兆1722.3億元,年增率9.4%,較3月增加0.23個百分點。
官員表示,主要是房市329檔期,廠辦、商辦推案大增,加上房市降溫,建商銷售期拉長,使建商週轉金需求增加,不能算是房市回溫。拉長時間來看,建築貸款餘額增速從2021年高峰時期17-18%,到今年2月跌破兩位數成長,4月即使小幅反彈,下滑趨勢不變,在房市交易冷清下,建商購地、開案仍然保守、謹慎。
「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專案」預計6月1日起開辦,到今年12月29日截止。經審查符合資格,支持金將透過原貸款金融機構直接存入借款人約定繳納貸款本息的帳戶內,最快7月上旬撥付第一批支持金。
內政部與營建署上週召開記者會宣布「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專案」預計6月1日起開辦,到今年12月29日截止。開辦後民眾需由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一窗口辦理線上申請,程序簡便、操作簡單,經審查符合資格,支持金將透過原貸款金融機構直接存入借款人約定繳納貸款本息的帳戶內,最快7月上旬撥付第一批支持金。
「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專案」是內政部依據立法院今年2月通過「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配合擬定「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專案」,屬於全國性的補助政策,符合資格者可獲得3萬元定額支持金,提供中低薪房貸族實質幫助。
南市府都市發展局長徐中強說明,「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專案」適用對象為申請人及其配偶名下僅有一戶房屋並有自用性質購置住宅貸款、核貸金額為700萬元以內、110年各類所得總額合計於120萬元以內,認定基準日以112年2月28日為準。
為讓民眾提前了解申辦資格、方式,內政部已開放諮詢專線 (02)2162-1239,週一至週五早上8時至下午6時,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內政部營建署16日宣布「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專案」6月1日上午9時起開放線上申請。內政部長林右昌表示,符合資格並在6月初完成申請的民眾,最快7月就能領到3萬元定額補貼。
「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方案」是依疫後特別條例第3條第2款「減輕居住負擔及提高居住品質」所研擬,將一次撥付3萬元支持金給符合資格的民眾,預估有55萬戶可受惠,民眾必須自行申請,申期截止日至12月29日。
申請該房貸補貼相關條件,包括僅有一筆自用性質購置住宅貸款,並須有非呆帳的貸款餘額;合計持有房屋一戶以內;2021年家戶所得合計120萬元以內;原始核貸金額台北市850萬元以下、其他縣市700萬元以下。
內政部表示,上述條件的認定基準日為2023年2月28日。例如民眾如果申請房貸,但是在2023年3月1日才核貸,即不符合申辦房貸補貼的資格;可是若民眾2月28日時還有房貸,但於3月1日還清,仍可提出申請。
此外,申請者須持有中華民國居留證,且在國內有自用性質購置住宅貸款;但借款人與房屋所有權人不同時,例如房屋所有權在配偶 未成年子女名下,只要符合相關資格,仍可申請,不限借款人與所有權人須是同一人。
營建署署長吳欣修表示,民眾線上申請後,原則上三個月內一定會核定是否通過,資料不全者會要求七天內補件,如果審核通過者則大約在核准後40天可領到3萬元支持金,因此6月開放線上申請後,第一批應可於7月上旬領到。
林右昌表示,房貸族如果想預先了解自己是否符合申請資格,即日起內政部也開放90線受理專線,民眾可致電詢問相關問題。房貸補貼唯一申請管道就是營建署官方網站,且除填入基本資料,不必再檢附其他文件。
近日傳出有房客領取300億元租金補貼方案七個月後,被通知要全部退回。營建署表示,此類情形為機關補貼期間檢核發現的少數個案,約占總案件的0.05%,表示民眾如經濟狀況不佳,可協議採分期的方式繳還。
你也常接到銀行電話行銷的困擾嗎?光是去年一整年的電話行銷申訴就有6000多件,除了現有的規範,像是如果已經註記不再接收行銷電話,業者就必須通知各單位,金管近期也與業者達成兩項共識,包括信用卡契約書上銀行可能會做類似商品行銷,需當事人同意,以及讓客戶充分表達是否要接受這個行銷等等,希望能減低民眾困擾。
記者劉俐均:「像這樣的陌生號碼呢,很多民眾都擔心,是不是又是銀行打來的電話行銷,包含像是信貸或車貸等等的推銷,很多人都是深受其擾,因為光是從今年的第一季到目前為止,就有高達了1900多件的申訴案件。」
像這樣的銀行電話行銷,民眾應該都有感,甚至一天還接到兩到三通,尤其申辦的信用卡家數多,或是有辦聯名卡,可能會接到更多推銷電話。
理財達人寶可孟:「我自己本身大概一個禮拜會至少接到一通,那如果我忙的時候,其實我就直接跟他講說,謝謝我不需要我就直接掛掉了,但是如果你有一點時間的話,你沒有掛電話他是不能掛你電話的,所以他就會一直跟你聊下去,所以如果大家覺得時間寶貴的話,其實你就直接掛他電話就好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對彼此都比較好的方式。」
就怕繼續受到干擾,除了現在的廣告電話阻擋的APP之外,在申辦信用卡時,也有可以勾選是否同意銀行將其個資作為行銷用途,可以減少電話行銷的機率。
理財達人寶可孟:「那民眾如果你不想要收到這樣子的電話,我會建議你就是你在申請信用卡,或是任何的理財商品的時候,你可以勾選就是說,不要再接到任何的行銷電話,那麼他們就會預設把你做排除,可是很多時候你還是會去接到,那在這個時候呢,你就可以打電話跟銀行講說,請你幫我從這個行銷名單裡面移除,那如果你沒有做這個動作的話,他們會一直pass給不同的這個行銷單位。」
根據金管會統計,2022年民眾金融陳情案件,包含存匯、授信、信用卡、信託及財務管理等等,總計高達6498件,而今年第一季的統計,也有1948件,電話行銷惹民怨,金管會也準備出手,要管理銀行內的「行內行銷」。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我們有發現就是對於這個行內行銷的部分,可能有一些業者沒有確實的,這個注意到我們的相關規範,所以我們在近期有開了一個會,我們就請要再請銀行公會呢,把他研議清楚,把申請書裡面有關於客戶同意,行內行銷的相關的具體的事項的內容,比如說我當初同意,同意你可以再來的推薦另外一項商品,那就只侷限於另外一項,而不能再擴及其他,包括這個行銷業務的範圍,跟他日後他如何要把這個,同意權把它取消掉,他怎麼撤回這些都要把它講清楚。」
根據了解,因為多家銀行都希望能不要把電話行銷全部限制,目前研擬傾向採取註記電話行銷的業務項目,包括信貸、房貸等等,讓信用卡辦卡新戶能明確表態是否接受,銀行業者也得「照表操課」,包含舊客戶若不同意電銷,就立刻禁止而且通報給各個單位。
財經專家黃世聰:「那我們知道說其實這幾年,這個銀行這個交叉行銷非常的積極,包括說可能銀行拿到你的這個身分,或你的這個電話之後,就會包括壽險的行銷、貸款的行銷,一大堆有的沒有的這樣子,還有什麼限時專案一大堆的行銷方案,銀行是當然透過這種電話行銷,可以獲得非常多的陌生客戶,這也是他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對銀行業者來說,行內行銷最有校就是電話推銷,可以拓展新客戶,已經行之有年,如果全面限制,恐怕也讓業者斷了行銷的觸角。
財經專家黃世聰:「應該是要求金管會,約束旗下所有的譬如說這個銀行,如果你打電話給這個客人的話,一天一通電話就好,就是說你不要給他太多,不要一天接到某某銀行就來了三五通電話,這個也很多人是這樣的狀況,或者是說單一部門,譬如說壽險就一天打一通,或是一個禮拜打一通,或是說像投信或是說銀行業,就是你把這個針對客戶端這邊,你把它打的電話數變的比較少。」
目前金管會與業者達成共識,將相關新的管理辦法提交到銀行公會,銀行業者就得符合管理政策,否則民眾受干擾的申訴案件,仍然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