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總量管制 警報暫解

<資料來源:聯合報>

政府打炒房政策衍生民眾「一貸難求」的後遺症,如今情況可望稍微緩解。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銀行承作不動產相關放款總額逼近法令上限的情況獲得改善,名列「警戒區」的銀行,從去年十一月的五家降至十二月的一家。大型行庫高層表示,民眾排隊等房貸的期間可以縮短,估計可少排一個月。

國銀存款增額 單月新高

金管會銀行局昨公布國銀去年十二月的存放款統計,國銀總存款量單月飆增七七九七億元,創下有統計以來的單月歷史新高,因此使國銀面對銀行法第七十二條之二的規定「大紓壓」。銀行法第七十二條之二規定,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百分之卅,這也被視為國銀不動產放款的「天條」。

銀行局最新統計顯示,去年十二月國銀的不動產放款占總存款比重為百分之廿六點四四,其中的分子不動產放款總量為十五點一六兆元,分母存款總量為五十七點三三兆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指出,由於國銀總存款量單月大增七七九七億元,遠比放款增量大,因此使該數值創去年六月以來的新低;至於去年五月則為百分之廿六點四三。

房貸撥貸 依然受到限制

一家大型行庫高層指出,政府祭出一連串打炒房措施後,民眾申請房貸,在多數行庫都得排隊等上三個月,現在則較有改善。但這位高層說,所謂的改善,只能說不用排這麼久,例如以前排三個月,現在只要排兩個月,仍要排隊等貸款下來,因為就算銀行法第七十二條之二的總量管制警報暫時解除,仍要面對中央銀行在今年底驗收全年的不動產放款減降目標,房貸的撥貸仍受到限制,只是受限的情況沒有先前那麼嚴重。

統計顯示,去年十二月不動產放款占總存款比重超過百分之廿九有一家,百分之廿八至廿九有一家、百分之廿七至廿八則有十一家。

侯立洋表示,去年十二月由於分母增幅高於分子,因此較十一月下降○點二六個百分點,尤其在百分之廿八至廿九區間的銀行,十一月有五家,十二月僅剩一家,除了星展銀行上移到百分之廿九以上的區間外,其他國銀則以下移到百分之廿七至廿八區間為多,至於百分之廿六至廿七區間則有七家,比十一月多了兩家。

針對去年十二月的存款增量創下單月新高,侯立洋也說,主要和企業收回海外貨款收入、美元升值使換算為台幣計算的金額增加、境外投資獲利了結等三大因素相關,帶動存款單月增加七七九七億元,刷新一○九年十二月增加七七九二億元的紀錄。

銀行局也統計,去年十二月個人單月放款增加一千九百億元,侯立洋指出,個人放款主要和理財資金需求、年底的建築供案完工交屋帶動整批性分戶房貸增加等兩大因素有關。

更多內容


購屋族最想知道的來了!各大銀行「2025年房貸利率」一次看

<資料來源:好房網New>

擋不住新青安政策引爆的房市熱潮,2024年7、8月期間,多家銀行房貸申辦爆量,紛紛出現「滿水位」的情況,使銀行方不得不以暫緩收件、提高房貸利率或將成數降低等方式來因應,央行也在同年9月祭出第7波信用管制。

銀行與央行出招抑制龐大的申貸需求,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首購族群,不僅房貸利率增加,排撥時間同樣被拉長,對於房貸利率的高低,成了民眾最在意的事。《好房網News》整理出2025年各家銀行房貸利率比較,提供購屋族參考。

●兆豐銀行房貸優利方案───2.435%起、最長30年

●星展銀行好家貸──────2.45%起、最長40年

●渣打銀行指數型房貸────2.45%起、最長30年

●凱基銀行購屋貸款─────2.47%起、最長30年

●合作金庫首次購屋貸款───2.478%起、最長40年

●玉山銀行指數型房貸────2.5%起、20年為原則

●彰化銀行購屋貸款─────2.50%起、最長30年

●永豐銀行首購房貸─────2.50%起、最長40年

●土地銀行一般購屋貸款───2.575%起、最長30年

●第一銀行購屋貸款─────2.6%起、最長30年

●滙豐銀行一般型房貸────2.60%起、最長20年

●台新銀行購屋貸款─────2.68%起、最長30年

●中國信託一般房貸─────2.68%起、最長35年

民眾若想獲得較優的房貸利率,也要注意以下條件:

一、保持信用狀況良好

意即聯徵紀錄的好與壞,有些人以為沒信用卡或是沒欠銀錢,就代表信用良好,事實上並非如此,若無任何信用紀錄,銀行當然不會得知申貸人的信用好壞,建議可申辦一張信用卡,培養良好的使用習慣,如每月按時繳交帳單、不遲繳、不繳最低應繳金額、不使用信用卡循環利息等等。

二、聯徵次數勿過多

聯徵中心只要查過,就會留下紀錄,因此若聯徵次數過多,想申請到利率滿意的信用貸款,就會比較困難,因為銀行可能會認為申貸人是否有其他的隱藏風險,才會有這麼多的調查紀錄。

三、工作與財務狀況

若工作未滿6個月,容易不符合申請房貸資格,且年資與收入多寡,都會影響申請房貸的利率,只要薪資越高,通常利率就越低。此外,財務狀況對銀行來說也是重要的評估依據,即使申貸人職業穩定,但但財務狀況不佳,也很難申請到低利房貸。

四、房屋條件良好

除了上述3點之外,房屋本身的條件也會影響房貸利率,想取得較低利率的房貸,可能就要滿足屋齡新、屋況好、地段佳等條件。

更多內容


房貸年限創新高:平均貸款期數達26.25年

<資料來源:聰明貸款整理>

近年來,國人購屋負擔持續加重,房貸年限不斷延長。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的最新資料,2024年第2季全國房貸平均期數達到315期,約為26.25年,創下歷史新高。相較於2023年第2季的295期,短短一年內增加了20期。

此現象主要反映在2024年第2季房市交易活躍,新青年安心成家貸款(新青安房貸)申辦熱絡,許多購屋者選擇30年甚至40年的房貸方案,以降低每月還款壓力。以貸款金額1,000萬元、利率2.2%為例,20年期房貸每月需還款約5.15萬元;若延長至30年期,每月還款可降至約3.8萬元,雖然總利息支出增加,但每月負擔減輕。

從各地區來看,2024年第2季新竹縣房貸平均期數最長,達339期;高雄市則為336期。僅台北市維持在299期,其他地區均超過315期,顯示長年期房貸已成為購屋主流選擇。

房地產專家分析,新竹地區房價近年來快速上漲,薪資增幅難以追上房價漲幅,購屋者傾向選擇長年期房貸以降低每月還款壓力,同時保留更多可支配資金。此外,新竹科學園區的高收入族群,以及該地區新建大樓較多,銀行對此類客戶提供較優惠的貸款利率,也促使購屋者偏好長年期房貸。

更多內容


去年10月雙貸金額711萬飆新高 專家:信貸補房貸、央行緊盯中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據聯徵中心最新2024年10月資料顯示,國人平均每人房貸金額約603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4.6萬元,房貸壓力首度突破600萬元大關。信貸部分也達108萬元,合計雙貸人數達38.4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2.7萬人、改寫新高,整體雙貸金額達711萬元,不僅較去年同期657.7萬元增加53.3萬元,負債壓力更創下13年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同時揹房貸與車貸的人數則約9.2萬人,同步創新高。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房價、物價齊漲,推升雙貸族壓力再拉高,每月光房貸還款推估至少2萬元起跳,光是房貸支出就吃掉薪水收入的一大半,因此運用信貸借款來貼補生活開支的人數及金額也同步增加。

不過,張旭嵐強調,信貸屬於消費性貸款,不僅央行緊盯資金不得流入房市外,信貸利率較房貸高許多,民眾在使用時需審慎;此外,擁有多重債務可能導致個人在銀行的信用評分下降,進而影響未來貸款的審核率。

張旭嵐指出,央行已要求全體國銀執行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不僅當前房貸核貸率下降、買賣解約率上升,整體市場買氣更呈現趨緩狀態。在政府緊盯銀行不動產資金資金流向下,推估今年上半年房貸總量與金額,將趨於保守。

更多內容


雙貸壓力飆升 平均負債711萬元

<資料來源:聰明貸款>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24年10月,全台背負房貸的人數達到220萬人,創下歷史新高,意味著全國約10%的人口正面臨房貸壓力。此外,房貸與信貸並存的「雙貸族」人數在一年內增加了2.7萬人,總數達到38.4萬人,同樣刷新歷史紀錄。平均負債金額高達711萬元,是13年來的新高。

雙貸壓力成因分析


1. 房市紅利與房價高漲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受惠於特定產業熱潮,部分地區的房市景氣顯著提升,促使房貸族持續增長。然而,房價飆升帶動房貸金額上揚,進一步推升購屋門檻與貸款壓力。

2. 通膨效應與薪資停滯通貨膨脹導致生活成本增加,加上薪資成長緩慢,使民眾購屋與日常開支的負擔加重。不少人因此透過信貸填補資金缺口,雙貸族人數隨之攀升。

3. 金融政策影響2024年8月銀行房貸放款緊縮,9月央行推行第7波信用管制,導致購屋貸款成數不足。一些民眾為避免違約,選擇使用信貸籌措資金,進一步推高了雙貸族數量。

雙貸族的現況與挑戰


1. 高額負債壓力聯徵中心數據顯示,至2024年10月,雙貸族的房貸壓力首次突破600萬元,平均每人需承擔603萬元房貸,同時信貸平均金額達108萬元,合計負債711萬元,較2023年同期增加53.3萬元。

2. 每月還款負擔單是房貸的每月還款額便至少達2萬元,幾乎佔據一般薪資的大半。不少人因此依賴信貸解決日常生活開支,進一步增加負債壓力。

專家建議


張旭嵐提醒,信貸屬於高利率的消費性貸款,其資金不得用於房地產交易,借款人應謹慎評估自身還款能力。多重債務不僅增加負擔,也可能影響信用評分,進而降低未來貸款審核的成功率。

更多內容


過年申請信貸不求人 6家銀行專案條件比較

<資料來源:卡優新聞網>

農曆年節開銷大,銀行提供信貸優惠,讓民眾資金運用更靈活。凱基銀行「信貸神助攻」最高貸1,00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10年。永豐銀行「數時貸」額度800萬元,首期利率0.01%。年收入高於24萬元就能申辦王道銀行信貸;申請玉山「e指信貸」加辦Unicard減免1,000元手續費。台北富邦祭出開辦費0元好康;中國信託則舉辦藍牙音響抽獎。

凱基銀行針對民眾資金需求力推「信貸神助攻」方案,貸款額度最高1,000萬元,最長貸10年,能有效降低還款壓力,且首月利息僅0.01%。申辦時使用MyData服務提供財力文件,綁約24期開辦費降至5,000元,綁約36期更減至0元。

永豐銀行「數時貸」強調只要年滿20歲,信用分數正常,且有正當收入職業就能辦理,最高可貸800萬元,期限長達7年。利率採二段式年利率計算,首期只要支付0.01%利息,設定清償時間為60個月就不須支付開辦手續費。

申請王道銀行信貸,年收入只須大於等於24萬元,最高額度500萬元、最長7年,限時開辦費0元,視個人情況享一段式利率2.1%起,下載王道銀行APP就能於線上輕鬆辦理。玉山銀行「e指信貸」也能線上申請,首期利率0.18%,申貸同時加辦玉山Unicard信用卡減免1,000元手續費,貸款額度在30萬元以內再降2,000元,最低手續費僅2,000元。

台北富邦信貸專案設定年收入滿30萬元可辦,最高額度500萬元、最長貸7年,限時開辦費0元起,首期利率0.01%,第2期之後2.70%起。中國信託「Online貸」強打抽獎活動,不論是透過網路填寫資料等專人回電、撥打0800專線、文字客服申貸,或自行透過網銀申請都能參加,將抽出3位幸運客戶贈送Marshall Acton III藍牙音響。

更多內容


中小企優惠貸款 將開放申請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經濟部規劃「中小微企業振興發展計畫」,將加大力道推動中小微企業數位轉型、淨零轉型及通路發展,目標是要協助3萬家企業提升生產力、30萬員工提升數位技能,以及20萬家企業取得融資金額達2,400億元。行政院明(14)日將對外說明。其中「30人以下中小微企業數位轉型協助方案」、「30人以下中小微企業優惠貸款」皆預計在農曆年前開放申請。

經濟部長郭智輝透露,行政院特別關心中小微企業振興發展計畫,將在明天詳細對外說明。

經濟部「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主要有三大策略,協助中小微企業數位轉型、淨零轉型及通路發展;並且新增「30人以下中小微企業優惠貸款」,對於業者提供低利率、高保證成數的貸款支持。

更多內容


國人平均背千萬房貸 再創高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2024年第三季已達1,042.5萬元,平均購屋總價鑑估值衝破1,400萬元

去年房市好熱,但即便買了房也好苦,根據聯徵中心統計,國人去年第二季平均房貸金額首度突破千萬元,第三季再上升至1,042.5萬元,平均購屋總價鑑估值來到1,436.9萬元,同步創新高,顯見民眾背房貸壓力愈發沉重。



根據聯徵中心統計資料顯示,房貸平均授信額度在2009年第四季突破500萬元,2012年第二季逾600萬元,2014年第三季超過700萬元,2020年第三季達800萬元,2023年第一季逾900萬元,之後持續上升,直到2024年第二季衝破千萬元。國人平均背負房貸金額僅在2021年第一季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及2022年第三季國內疫情較嚴峻時微幅下滑,其餘均為逐季攀升。

房貸平均鑑估值方面,2013年第四季就突破千萬元,2019年第四季來到1,100萬元,2022年第一季逾1,200萬元,2023年第三季超越1,300萬元,到了2024年第三季已衝破1,400萬元。

與10年前相比,平均房貸金額從706.8萬元增加至1,042.5萬元,增幅高達47.5%;平均鑑估值從1,043.2萬元增加到1,436.9萬元,增幅37.7%。

去年第三季平均房貸利率2.23%,也是近年新高水準。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祭出打炒房政策後,第三季整體核貸總數6萬0,908件,已較第二季減少4,235件,為近一年多來首度下滑。

去年在新青安貸款優惠利率推波助瀾下,吸引大批首購族進入市場,國內房市價量齊揚,造成銀行房貸爆量。公股銀觀察,央行下半年要求國銀進行不動產總量管制,以及為穩定房價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效應下,整體房市觀望氣氛濃厚,民眾貸款成數及寬限期受限,多加衡量自身可負擔的房貸壓力,購屋態度轉趨謹慎,交易量能已漸降溫。

公股銀分析,自住剛性買盤轉趨保守,供給面隨市場買氣不若之前熱絡,建商態度亦趨審慎,成交量雖下降,但建材價格及薪資成本依舊居高不下,成本面因素讓房價不易下跌,短期下修空間有限,預期市場將出現價格認知差距,後續房市將呈量縮價平態勢。

更多內容


預售屋整批性房貸對保 銀行提兩項新要求

<資料來源:聯合報>

面對房貸利率不斷飆高,和政府不動產管制政策的不確定變數,金融圈人士透露,不少銀行內部已陸續對建商的整批性分戶房貸下達兩大新指令,一個是在建案完成之前半年(也就是房貸撥款前半年)才可以開始對保,另一個指令則是房貸利率的訂定要以實際撥款時的利率為準,亦即,倘若市場利率屆時走高,銀行有權保留再把房貸利率提高的空間,免得銀行入不敷出,房貸「作一筆賠一筆」。

據了解,上述的半年前開始對保是底限,一家銀行高層指出,其實最理想的是交屋前三個月開始對保,亦即等建商都已取得使用執照、且完成設定之後再來讓旗下的房貸戶跟銀行對保,如此的變數又比半年前開始對保更低,不過多數銀行的作法是以交屋前半年為期限,在銀行的這套新內規上路之後,就不再有這一年多來常見的一年前就可以對保的情況發生。

據指出,銀行之所以高度警覺整批性分戶房貸的對保時間不能太早,另一個重要原因也在於最近年關將至的「集中交屋潮」,使得銀行在LCR(流動性風險管理)、銀行法第72條之2的不動產放款不能超過存款總量30%的限制等壓力下,在撥款時疲於奔命不斷計算是否超限。

且銀行更深感對保時間不能太早,否則到時候根本沒有這麼多額度可撥款,尤其是對保之後若未撥款,又會引發更多客訴爭議。

而另一個多數民眾最為關心的,就是未來可拿到的整批性分戶房貸的利率水準。銀行主管說明,通常整批性分戶房貸的利率,是由建商對該建案的上百、數百件房貸集體向銀行爭取,這種集體議價的結果,再加上能買得起新房子的房貸戶,多半有一定的財資力,因此會使得整批性分戶房貸利率通常都是最好的。

不過即使如此,大型行庫主管對此明確指出,由於各銀行面對銀行法第72條之2的水位都非常「吃緊」,先前卯力去搶分戶房貸的時代已過去了,銀行已沒有殺價競爭房貸業務的誘因,因此,現在已經看不到央行升息之後的「地板價」(央行要求房貸利率不能低於該水準)2.185%,倘若是最近銀行開始對保的整批性分戶房貸,除非是可申請新青安的貸款戶,否則,利率大多都已直接訂在2.4%以上。

倘若貸款戶非首購族,也就是「二房」族,利率還更高,恐怕已到接近3%的水準,而且銀行未來也將在對保時載明,倘若在撥款時的市場利率更高,則銀行還會再上調該分戶房貸的利率。

更多內容


想貸款卻落陷阱!女子誤信詐團「美化信用」說詞 慘淪車手遭起訴

<資料來源:CTWANT>

詐騙猖獗,上個月才被爆出北市內湖一對母女因被詐騙1200萬,報案還被警員嘲諷,最終走上絕路。律師王至德昨(2)日在臉書上分享一案例,一名無辜的女車手,因誤信詐騙的集團的說詞,慘被檢察官起訴。
王至德昨在臉書上分享一案例,一名女子因為男友被判刑,不過可以易科罰金,心急如焚的她一時籌不出錢,想向銀行借錢又因信用不好被打槍,剛好看到網路上的貸款廣告,不小心誤入詐騙集團陷阱。

女子加貸款廣告的LINE詢問後,對方告訴她因為信用不好,銀行不會借錢,除非「美化信用」,她聽信便將帳號告訴對方,「不過因為朋友也有因為賣帳戶抓去關的經驗,所以她特別小心不提供存摺、印章或提款卡,心想這樣就不會被騙去當人頭帳戶了。」 對方告訴女子,會將錢存進她的帳戶,再由她領出來,這樣可以製造出漂亮的「信用紀錄」,然後就可以跟銀行借錢了,女子心想自己沒損失,又能救出男友,便聽從對方指示,從帳戶領出錢來交給對方,製造紀錄。

然而,過了兩天女子的帳戶變成警示帳戶,打去銀行才得知自己的帳戶成了人頭帳戶,「匯進去的錢都是被害人因為受騙而匯進去的」,而她提出的錢交給別的車手,於是被檢察官偵查後起訴。
王至德感嘆,「檢察官怎麼樣也不肯相信現在反詐的廣告這麼多,反詐的資訊這麼發達,怎麼可能還是有人會被騙去當車手?但是檢察官沒想到的是,如果這些反詐資訊這麼普及且有用的話,怎麼還是每天一堆人被騙?」最後他提醒民眾,除了要預防被騙錢之外,也要小心不要被騙「帳戶」!

更多內容